第36章 蒋琬请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时,诸葛亮还宣告,于毗陵新设一屯田所,专门安置孙权、孙策时期的伤残士兵,类同扬州伤残对待,但仅限于毗陵屯田所。

诸葛亮一直在建业待到盛夏,建业武学学院开学,在开学典礼上,诸葛亮着重阐述了为何而战?

一为拥刘护汉,重振汉室江山;二尽早结束战乱。现在是各诸侯混战,最受伤的就是百姓,如果没有战争,大家都能够吃饱饭,穿得暖。

三诸葛亮保证达到,耕者有田,居有屋。

至少,在诸葛亮的治下,所有人都有田地,所有家庭都有房屋居住,就如扬州的屯田客一样。

讲到第三点的时候,全学院的师生,响起了雷鸣般掌声。

因为诸葛亮的军队有三分之二是从屯田常备军中发展出来的,投降者全部为屯田客,一年后才能参加军队。

即使选拨为骑兵、弓兵、重兵兵的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屯田,只有极少数技术兵种可以跳过屯田的沉淀与改造。

而武学学院,一半人是从军队里选拔出来的,他们非常清楚屯田军里的待遇,也是屯田军的受益者之一,所以非常拥护这个决定。

为什么一定要经过屯田一年的经过呢?

因为,一你经过屯田就能分到田地,知道自己从此就有基业了,没家的就可以有家了,有家的可以迁移过来,只要是屯田军人,家属就是屯田客。

二是屯田村里到处都有退伍的老兵,特别是伤残兵,能让所有人知道,伤残有保障,死亡家属真的能分到田地。

三是立功了也能军功授田。四是屯田村的人往往分在一个队、一个什、一个伍里,这样就能守望相助、共同进退,甚至达到为对方挡枪箭的地步,生死与共。

这样的军队,才是诸葛亮最想打造的部队。

因为一有很大的战斗力,二非常坚韧,即使受挫折或埋伏也能挺过来,三有纪律性。

当然,诸葛亮现在手下还是有世家兵,和武将自己的私兵,在三国这个时期里,只能逐步来做,还不可能一刀切的做法。

太史慈、甘宁、黄忠等均作了自己的发言,特别是赶回来的入学的全琮,他年纪较轻就已经是一郡的都尉了,他还是放下一切再来参加武学学院学习。

他的发言是从他自身的成长讲起,还讲了他为什么要回到武学学院来学习的迫切心愿。

他的发言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大部分人觉得深受鼓舞,得到全院师生的热烈掌声。

这段时间,交州终于送来一个好消息,蒋琬、徐盛、诸葛行全部回还南海番禺。

原来,探索号船舱进水后,反而更稳当些了,蒋琬想扬帆回大陆,却被更大的风暴再次袭击。

帆根本升不起来,只得让她随风暴漂浮于海面上,一日一夜后,风暴才停止。

风平浪静后,探索号迷失了方向,四面全是深海,无任何依据,从太阳东升西落判定方向。

可往西走了一天依然还在大海上,还是没见到一点陆地,大家都有点慌,毕竟是第一次出大海。

还是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超大风暴,知道往西能回交址郡,可风暴漂浮了一天一夜,远离了大陆呢?

诸葛亮曾经手绘过一张草图,蒋琬担心到了草图中的太平洋。

关键还有一个,想下锚,停在原地等待星星出来,根据诸葛家星象图来定方位。

可全部链条都垂了下去,却感觉还没到海底,船只依然在前行,众人更是慌得不行,显然已经深入大海中央了。

还好当夜,星光灿烂,诸葛行依据星象定位,找到了大致方向。

他们一边用风帆调整方向,往西北方向前行,还设法将水清出船舱,可封闭螺旋浆的胶全部掉落,没法封堵住进水口,也就无法将海水清出船舱,彻底失去了动力了。

所以只剩下风帆,他们在刮西风、北风时挂全帆前行,刮东风、南风时就只能降下帆,任其漂流。

还好船足够大,食物充足,用了近一个多月才回到陆地,大概是现在越南的中南部,离朱吾三百多里的海边。

他们在陆地的树林中采树胶,晒干重新封闭,清空海水,才沿海岸边回到朱吾,一到朱吾就送信到交址,交址赶紧用信鸽将消息送到建业和番禺。

对于他们大难不死,诸葛亮真是太高兴了。

诸葛亮甚至后悔太早的探索海洋,在三国这个时期,探索海洋还是太早,技术、科技、材料、人员全不具备。

要想早一千多年走进大海,是不是不理智,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之前诸葛亮深深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