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杨太爷从外面进来,站在杨小涛身边,看了一会儿。
“临阵磨枪!”
杨小涛听了,模样发糗,这段时间确实没有好好练习。
练习一会儿,出了身汗,杨小涛这才回到屋里,准备吃饭。
上午吃完饭,杨小涛跟着杨大壮他们去田地里转转,来之前村子里对土地已经有了规划。
踩着冰冻的土地,平常能被踢散的土坷垃现在就像石头一样硬。
几人在地里转转,杨大壮说着规划。
大部分天地都是靠近河边的良田,这也农场的主要种植区。
现在的耕地远没有后世那么多肥料,所以水和粪就是重要的资源,解决了这两项,就能保证粮食的创收。
对此,在规划玉米种植区的时候,杨大壮他们也是围绕河流周边进行的。
不过,这样势必影响耕种面积,这点杨大壮等人商量的意见就是,挑水浇灌。
从河里挑水,从井里挑水,一定会保证玉米的生长需求。
杨小涛跟着走了一路,却没看到一口水井。
“大壮叔,这,最近的水井在哪?”
杨大壮正在前面走着,听到杨小涛的话指了指前方的低洼处,“就在那。”
杨小涛向着水井走去。
几人见了一起跟着。
来到水井旁,杨小涛仔细打量。
这水井直径有两米,周围墙壁用石头摞起,井口处更是用青石铺着,方便取水。
距离井口七八米,就是水面,上面还飘着枯草叶子。
“这是土改的时候工作队下来打的井。当时可费了不少力,不过这井打了之后,谁就没缺过。”
“这些年周围的土地,也都靠它呢。”
杨大壮介绍着,别看这一口水井不深,但泉水的速度不慢,农忙的时候,轮流挑水,也不见水底。
杨小涛看着井口上面空无一物,记忆迅速升到心头。
一块灰褐色的圆柱形铁桶,下面拉着一根铁管,上面开口,中上位置出插着一根铁管,在上方高高鼓起的铁杆,还有利用杠杆原理的铁根
一切,是如此的熟悉。
那东西,叫压水井。
穿越前,杨小涛的姥姥家院里就有一口。
小时候,每次去姥姥家里,都会跟弟弟抢着压水。
姥姥就在一边洗菜淘米,夏天的时候打出来的水更是清凉,出去跑累了,直接趴在上面对着嘴喝。
那时候,看着新奇,不明白往里面灌那么点水,怎么就能源源不断的出来?
后来,上了学,学习了压力,知道了为什么会这样,但每次去,都能收获欢乐。
后来,姥姥离去,兄弟几个各自经营自己的生活,压水井就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可那口压水井依旧在那。
即便是盖房子,用上了自来水,也没动过。
老人家说,那是井龙王,不能动。
杨小涛从回忆中醒过来,然后揉着眼睛。
既然十几年后可以风靡一时,那提前十几年,也一定可以吧。
至于这四九城,也不会例外。
隐约记得前世看过一篇关于压水井的报道,上面曾经提起过压水井在四九城的变迁。
当时为了工业发展,居民生活,过渡的使用地下水,使得四九城的地下水位一直降低,都降到十米以下了,用了几十年的压水井竟然都压不出来水。
杨小涛听了点头,现在四九城还没到用水难的程度,周围水资源依旧丰富。
这样的水位高度,完全可以使用压水井啊。
“大壮叔,这水井上面,就没个汲水的?”
“你说那水辘轳?”杨大壮想了会,“那东西以前用过,但村子里嫌取水太慢,还不如用扁担摆水来的快。”
身旁杨石头说着就在一旁比划着,“这水辘轳你得先摇下去,取了水在转上来,然后倒进木桶里,这时间用扁担勾住铁桶,一甩就能提上来。快多了。”
“小涛,你问这个干嘛。”
“这东西不实用,太耽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