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海汉民团的新动向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2595 字 2个月前

除此之外,玻璃文具中的高档货彩雕文具和十套限量发售的丁卯年特别纪念版也都是在今天进行拍卖,对客商们来说这全都是价值不菲的宝物,要是错过了这一次的发售,下次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有机会了。

不过今天的拍卖官则是换了人,由穿越集团另一位嘴炮选手宁崎代替了陶东来主持。宁崎虽然并不是商贸系统的人,但多年的大学讲师生涯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台上主持这种活动毫无怯场痕迹。而这个时代的大明商人在宁崎眼中简直堪称质朴,显然要比后世古灵精怪的大学生们好对付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陶东来倒不是因为昨天过程太顺利以至于没了兴趣,有意要缺席拍卖活动,而是因为今天有另外早已经预定好的日程必须要出席。在客商们步入一号基地的拍卖现场之时,陶东来也踏上了胜利港东岸的军营码头。今天是第三批民兵学员结束训练正式入伍的日子,作为穿越集团军事力量的最高指挥官,陶东来肯定是要在这样重要的场合露面的。

除了检阅第三批民兵的训练成果之外,同时还要检阅已经接受了近一个月军训的第四批民兵,以及首批接受军事训练的普通民众,最后还有首批归化民炮兵的实弹操演。对于现行的军训体系而言,今天便是验证成果的时候了。而这次的军训,也是年底大阅兵式的预演,届时会有一次面对所有穿越众和普通归化民的公开阅兵式,以宣扬海汉武力,提振民众士气和信心。

第一批训练出的民兵大部分都被派驻到了黑土港,然后由两地来往的货船逐步地进行轮换驻守。第二批民兵则是有一半被派往了涂山半岛,在当地担任北越军事顾问,为北越培训使用火器的士兵。另外一部分民兵则是在田独、铁炉港、榆林角等地驻守,可以说第三批民兵的入伍,将大大缓解军事力量紧张的现状,让本地的民兵驻防安排显得不会太过捉襟见肘。

当然了,现有的民兵数量对于军警部来说,仍然是远远不够的,仅仅胜利港岸防炮台,军警部估算便需要最少两百人以上才能齐装满员,其中至少要有三十到四十名通过考核的合格炮手,分配到各个炮位上负责指挥作战。而现在不管是兵员还是炮手,距离军警部预想的数字都还有一些差距。军警部中也曾有人提议,从北越运来的战俘和犯人中挑选一部分青壮加入民兵,但这个提议很快就被执委会否决了。

现在穿越集团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人口输入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执委会对于军警部的扩编倒也没有初期那么抵触了,但对于战俘和犯人的使用,执委会认为还是必须慎重从事。这些人当中固然是有一部分冤大头,但也有不少是杀过人见过血的危险分子,而且立场与北越移民不同,让这些人进入暴力机关很可能会对本地日益增多的北越移民产生威胁。

这可并不是执委会杞人忧天,宁崎指出,南越的人种本来就与北越有些不同,马来人种的比例较高,在语言、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与北越地区的汉化越人有着明显的区别,想要把这些人纳入到归化民的体系中难度较大。而且东南亚人种的智商要比东亚人种明显偏低,这是后世得到科学研究证明的结果,受限于文化传播的手段,在这个时代东南亚地区与大明的文明差距比后世更大,亚洲越是往南的地区,当地土著就越接近于蛮荒状态,甚至连成型的社会体系都谈不上。

当然地处中南半岛的南越地区还不至于像南边那些海岛部族一样落后,比如秦汉时期就已经建国的占城,其文明程度还是相对较高的。但在执委会看来,不管是占城还是更南面的那些海岛部族,因为人种的先天劣势,都是无法对当地土著加以重用的地区,顶多能作为劳动力使用就如同劳改营里的那些南越战俘一样。

相比一直被穿越众称为“猴子”的东南亚人种,大明和深度汉化的北越显然更符合执委会对归化民的要求。据说首批抵达本地的北越移民中,也已经有人报名参加了第四批的民兵。

穿上灰布军装的第三批民兵以排为单位,扛着最新装备的二七式火绳枪列队走过主席台。这种军服的样式更接近于后世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服,对襟短衣、长裤绑腿,加上牛皮武装带和布鞋,统一在左臂上佩戴“海汉民团”臂章。不过由于大部分人都还留着发髻,因此并没有配发穿戴不便的短檐布帽,而是使用了样式统一的藤盔基本就是照着郑成功藤牌军的藤盔样式复制而来的。

根据基层反馈回来的消息,军警部已经逐步取消了原来的迷彩军服,代之以造价更低,更适合大规模装备的灰布军装。而民兵们显然对这种军装的接受度更高,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花里胡哨的迷彩式军装简直就是乞丐打扮,毫无威风可言,而且这种看法还蔓延到了民众当中,大大影响了民众对军队战斗力的直观感受。军警部不得不默默地开始回收当初发下去的迷彩服,并且将其中一部分发往了黑土港钱天敦训练的那支以山地丛林为活动地区的作战部队或许才是真正需要迷彩军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