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2章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1087 字 1个月前

“原来我国从朝日两国招募了这么多移民啊!”听到这两名官员的陈述,白乐童不禁发出了感慨。当然这也只是因为他很少能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所致,像陶弘方和宁子敬因为工作关系,多少知道一些移民事务的状况,对此就没有那么惊讶了。

朱子安却是在心头默默计算,如果以此为基数,那么这些年来海汉从这两国引入的移民数量,应该已经是数以万计了。引入了这么多的外国人,也不知海汉是如何安置他们,这要是安排不当,极易损害到本国民众的利益。

杨运插话道:“白公子有所不知,我国早些年因为劳动力需求巨大,所以必须从各个国家不断引入移民人口。而日朝两国与汉文化一脉相承,人种也近似,所以打通海上航路之后,就一直都在从这两国招募移民。不过近些年这两国国内局势趋于安定,而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也已经可以满足自身发展所需,所以引入朝日两国移民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中。如今基本都是要先向外事处提交移民申请,合格者我们才会给予入籍的机会。”

朱子安听到这里,心中又是一动,海汉的人口增长速度为何会加快,这应该也是与大明有关。想当初海汉只不过在南海沿岸占了一些偏远地方,人口不多,自然需要大举引入移民,但随着海汉对外扩张加速,大明越来越多的地区被其控制,光是这江浙一地就不止百万人口,海汉既有充足的汉人可用,那从别国招募移民的需求自然也就消减下来了。

秀念和尹长兴继续介绍外事处的工作内容,虽然海汉引入外籍移民的规模趋缓,但实际上这几年主动从朝日两国来到舟山岛的人却并没有显着减少,从事跨国贸易的商人和前来游学的文人甚至还比前些年有所增加,所以他们的工作也没有变得轻松,依然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涉外事务。

杨运让二人退下,然后继续说道:“或许你们已经注意到,岛上也有不少朝日两国商人所开的店铺,这些人常驻舟山,虽然没有入籍,但其实也与我国国民无异了。”

陶弘方很适时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资料库:“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数据,朝鲜国与我国的贸易有四成左右是通过舟山完成,而日本国的比例还要更高一些,大约能占到七成。尽管舟山并不是绝大部分商品的原产地,但这里的地理优势无可比拟,加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所以成为了东海地区最大的贸易中心。”

白乐童道:“为何朝鲜的比例要低这么多?”

陶弘方笑道:“乐童你忘了,朝鲜是南北分治,他们与我国的交易渠道,并不止舟山一处。”

白乐童恍然大悟道:“我倒是把这茬给忘了!”

有了舟山这个贸易枢纽的存在,几乎所有面向海外出售的海汉商品都能在这里的市场上找到,朝日两国的商人就不必再千里迢迢南下去海南岛采购了。

朝鲜国的南北分治局面所造成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贸易自然也不例外。朝鲜国海贸较为发达的地区集中在南方的全罗南道和庆尚南道,而这些地区距离舟山相对较近,自然首选舟山作为目的地。

至于由凤林大君李淏治理的朝鲜北部地区,长期依附海汉北方大区,贸易的主要对象自然也是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主,所以也占去了相当一部分的两国贸易份额。

而日本就没那么多选择余地了,舟山定海港就是距离最近的一处海汉大港。海汉商人运到日本贩卖的货物,价格必然会比本土高出一大截,所以为了能够获得更低的进货价格,很多日本商人都更愿意主动跨海来到舟山采购,这也是为何在舟山完成的贸易额能占到两国贸易量七成的主要原因。

朱子安好奇地问道:“请问杨大人,历年来从朝日两国引入的移民,都是如何进行安置?总不可能全都定居在这舟山岛上吧?”

杨运知道朱子安的身份,对他的问题也不以为意,耐心解释道:“舟山岛地方有限,当然无法全部安置。从朝日两国引入的移民,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只希望能够来我国找到一条生路,所以只要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去到什么地方,他们大多都无所谓。”

“按照我国的移民规划,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被安排去了台湾岛。那里的陆地面积是舟山的七十多倍,地广人稀,有大片可供开垦的沿海平原,分配给移民的耕地面积足以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只要在当地待满一定年限,没有犯下什么过错,就可以顺利入籍了。”

朱子安听完杨运的解释后,也觉得这样的安排最为合理。若是将这些移民送到海南岛去,亦或是原大明统治区,就得划出土地安置他们,那必然会跟当地居民产生利益冲突。他对台湾岛仅限于一些过去读到过的书籍记载,并无确切的认知,但杨运的说明极为直观,既然有七十多个舟山岛的大小,那起码也能容纳几十万人生活了。也只有像台湾岛这样的环境,才能比较容易安置这么多的外籍移民。

朱子安道:“在下还有一问,历年来公开从朝日两国招募移民,难道这两国便对此一直不闻不问,任凭人口流失?”

没等杨运开口,哈建义就抢着应道:“这种问题何须再问,他们装聋作哑,并非不知道人口流失的坏处,只不过是无力阻止罢了。就像我国早年间从大明大举引入人口,大明地方官府还不是只能故作不知,以免引发武装冲突,那局面就更难以收拾了。”

朱子安恍然,同时也不免有些羞愧,他早该想到海汉引入移民最大的来源便是大明,问出这样的问题,实在是有些自取其辱的味道。不过陶弘方等人根本就不在意,听了哈建义所说的话也没什么反应,但这反而是让朱子安有些失落,因为这显然是因为他们都认为这样的局面理所当然,大明在海汉面前只是一个弱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