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营造船舶,所耗资金,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是从国库取用,呵呵……朝中那些官吏,必然会大力反对。”
“而这些金银,未入国库,咱正好每年都拔出一部份用于此事。”
说到了这,老朱又想到了自家那不令人不省心的老四写来的鸽信。
原本自己自打听了常老二那厮对于的宗室人口暴增的描绘,被吓得不轻的自己也觉得要改革宗室制度。
之前想到的是让皇子们封土之后镇于大明边陲,结果现如今,大明的边陲已然延伸向了海外。
老四朱棣这小子之前叽叽歪歪,闹着非要去永镇扶桑。自己也已然心动。
现如今倒好,他又说什么他觉得扶桑离大明太近,适合年纪更小,本事一般的弟弟们去那里坐镇就行了。
像他这种文韬武略皆是上上之选的贤王,就应该为了父皇开疆拓土,而那片殷商大陆,更适合像他这种极富有开拓精神的大明亲王前往。
这话让老朱既觉得欣慰,同时又甚是蛋疼,甚至老朱怀疑这小子是不是被常二郎那小子给怂恿的,可偏偏自己又没有证据。
而且,不是自己的儿子,老朱也的确不放心,让臣子前往去那万里之外镇抚。
毕竟臣子前往之后,万一起了野心,自立一国,那朝廷前期的无数投资,岂不就白白地打了水漂。
哪怕是朝廷势大,可以兴兵讨伐,可是光是远渡万里重洋作战,所耗的钱粮,怕就是一个令人心痛到无法呼吸的数字。
所以最优的选择,终究还是让自己的亲儿子顶上去,不论怎么样,都是自己的儿子,哪怕是未来,他真有心在那里立国,那好歹也是自己的血脉,与大明乃是兄弟之邦。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可也比让臣子去镇抚那里要强上太多。
而且在自己的儿子里边,说来说去,能力拔尖的,老四的确是首屈一指,他不去,换其他的娃娃去,自己还真是不太放心。
马皇后看着老朱不时暗瞥自己一眼,然后在那里眼珠子乱转,总觉得他有事瞒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