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们没资格代替先辈原谅(二合一大章)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2656 字 3个月前

也许李易导演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画面,这种艺术表现方式,来告诉我们现代的孩子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现在看起来,却格外让人难过。

小号渴望读书,可是那个年月,他可能连正儿八经的学校都不曾上过,他们渴望读书,渴望快乐,渴望有东西吃。

被地雷炸死的小号看到现代的学校、朗朗的读书声,坐在多媒体室的座位上,留下了眼泪,这些对于小号们来说,完全是奢望,是他们梦想之中,最好,最好的,而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这些轻而易举,搓手可得。

也许真的是应了那句话,越容易得到,越不懂得珍惜。

我们的孩子们知道这一切是先辈们用热血灌注的吗?

老兵,他的确是老兵,他骄傲地说,我参加过三次反扫荡,我入伍七年了,可他才十六岁啊!

十六岁就已经是百战老兵了,为什么听到他的话,我总是忍不住想哭,七年前,他才九岁啊!

可是九岁的他,却已经是一名战士了!

十六岁的我们在做什么?我无法想象两者之间的差距!

老兵奔跑在现代的塑胶跑道上,穿着洁白的衣服,冲向了终点。

可是历史中他为了掩护护士和十岁半,自己做饵炸了敌人,双脚都中了子弹,为了消灭更多的鬼子,拖着双腿匍匐着去抓地雷,身后拖着两条血迹,他不害怕吗?

我想他也是害怕的,可是他却还是这样做了,因为那个时候,他是一名军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可他,他还是个孩子啊!

草儿,这个电影之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她在电影中一直都是尖尖的女小孩的童真的声音,生命最后,她没有数到999,却看到了星星。

她经历了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曾经历的残酷,她被妈妈放在老乡家里,可是老乡们却全部被日军屠戮,只活了她一个!

她在现代的长城上看到一个男小胖子一手饮料,一手面包,最后没吃完,就随地一扔走了。而现在的小女孩为她拭去了手上的血迹,拿着一堆零食回来的时候,草儿已经走了。

这每一幕都是那么残忍,那么直白。他们还只是孩子啊!

北面是根据地,西面是鬼子。但是命令是往西,老兵义无反顾地接过了任务,哪怕不是属于他的任务。这就是一个军人的使命,接受命令。甚至到了最后,也不知道这个命令究竟是什么。

或许有人会说,12个孩子救一个伤员,会不会太不值得了?

我只能说,你活在和平的国家,所以你可以有梦想,能吃饱饭,有衣服穿,思想可以无限大的放开想象。但是请你记住,乱世中,无男女,无老少,只有华国人。到了国家最后时刻,哪怕是不足10岁的孩子,他也要扛起抢扛起雷去杀敌,哪怕是自杀式,也要去。和平的时候,你那一亩三分地是你的家,被侵入的时候,这个国才是你的家,你必须要保卫你的家,这无关冷血,无关价值,只为了保家卫国,为的是这片土地!

或许有人会说,这真实吗?

请不要觉得不真实,真实的就是历史课本上就有g军娃娃兵的照片。更不要说八路军的队伍了,很多孩子都是在扫荡中幸存下来,就跟着部队,很多孩子十多岁就是八路军战士。所以感谢先辈给我们创造的和平吧,珍惜读书学习的机会吧,毕竟他们比我们还小的时候,就已经上战场了。

事实上,这部电影在我看来,真的非常非常的真实,各方面都是。

这部电影里面战争中没有奇迹,没有超级英雄,没有救世主。

有很多让人渴望发生奇迹的事情,然而都没有发生!

草儿瞎掉的眼睛不会好,伤员的伤也不会好,吊在悬崖边的文工团没人能帮忙。

也没有那种神乎其技的抗日手段,他们甚至有些稚嫩和笨拙。

如小号吹号暴露了目标,如小号踩到了忘记的地雷,如文工团逃跑逃到了绝路上,即使强如“老兵”,也会打空枪,也会中弹。

但是他们都勇敢的做了,忠实执行了一条他们压根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命令。为了这条命令,做到了敢牺牲。贯彻了八路军的纪律,能为大部队牺牲自我,不杀俘虏和孩子,不擅自离队独享粮食。

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抗日精神,没有奇迹和英雄主义,而是一种纪律性的善良淳朴下的勇敢和牺牲精神。真正的勇气不是不怕死,单纯的不怕死只能叫不知死,比如鬼子的那种。真正的勇气是明明害怕的要命,会一个哭着喊妈妈,但仍然站出来去做了该做的事。”

《战争子午线》的爆发,同档期的竞争对手都早有心理准备。

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这部电影居然会比《高山下的花环》还要夸张。

其实这真的不难理解,因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孩子的故事。

国庆节当天,《战争子午线》几乎是秒杀了同档期的其他电影,无一幸免。

哪怕是李占山的《厉害了!我的祖国》口碑也算不错,可是却依然被《战争子午线》打的溃不成军。

因为,《战争子午线》和《厉害了!我的祖国》相比,两部电影讲述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

而不止如此。

官方媒体,也在国庆节这一天。

用了一张《战争子午线》的角色对比图,来作为文章组图。

图片上,是1942年的草儿,和2019年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