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典型缝合怪

顽贼 夺鹿侯 2155 字 3个月前

属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吧。

照着这种打法,刘承宗要是不来支援,张天琳再没有火炮火箭,根本不可能在断粮之前战胜这支军队。

因为刘承宗看得清楚,尽管战场上他们各处都占据优势,惟独在跟杨正芳交战的正面战线上,张天琳的下马步兵其实在格斗中吃着小亏呢。

这也很正常,本身就是骑兵下马,如果打正常步兵肯定能压着打,但对付重步兵,他们不论身上的铠甲还是兵器,都不太合适。

术业有专攻,张天琳的大营优势是骑兵,不用火箭,就只能绕着、围着、拖着,用时间来取胜。

如果换高应登那个大营,可能两轮重铳齐射就把他们打崩了。

但刘承宗不愿意让高应登上,他要招降杨正芳,作为接下来防御陕北黄河沿岸或进军湖广的重要力量。

随着他在土山上下令,魏迁儿、高应登两个大营,伴着浩荡军鼓分别向杨正芳的东西两面行军。

直到两营分别行进至镇筸军侧后方,与张天琳的大营形成一个三角形,将杨正芳的镇筸军包围起来。

这会儿张天琳再撤,杨正芳就不敢追击了,否则阵形稍稍脱节,就得被后面两个大营打崩。

就两个大营移动的时间,东北方向又跑来十余骑谢二虎部下的蒙古骑兵,向大汗报告战场外围的明军踪迹。

谢二虎的兵力按说是留在耀州,但是在南北大战场明军主力都已探明的情况下,聚集在耀州一带的马匹太多,就把蒙古骑兵放出去牧马吃草了。

骑兵的胆子大,活动范围大,咸阳塬对他们来说目前又很安全,所以谢二虎洒出去两千骑,就在咸阳塬上布满了他的骑兵。

三五骑就敢跑到百里外转悠,一边当塘骑使,一边满地乱窜找草吃,突出一个吃到就是赚到。

而且关键在于这边确实草多,耀州那边虽然山上富有牧草,但平地不行,塬上都是农田,有军纪约束,蒙古兵不敢去踩地,反倒是咸阳塬上遍地坟头儿。

皇陵一个修得比一个大,能把他们的马撑死。

蒙古兵的军纪向来不好,主要是因为过去在长城北边,一场白灾牧民就成了难民,绝大多数蒙古南下劫掠的性质其实都和汉地的农民军性质差不多。

但元帅府的蒙古旅士兵不一样,他们生产方式变了,这一点在元帅府的蒙古营和屯牧营之间差别非常明显。

虽然蒙古营和屯牧营的兵源是一样的,但依然遵循老传统的半牧半兵的屯牧营,放马出兵军纪就不太好;而成为职业士兵的蒙古营兵,军纪很快就能跟元帅府其他野战营士兵持平。

甚至因为有家人在屯牧营操持生产的原因,他们有些大队甚至比野战营的汉兵军纪更好一些。

这隔三差五的蒙古骑兵跑过来,往中军虎贲营报告点儿有的没的,没啥有意义的情报。

就是报告些看热闹的老百姓挺多,还开了市集,有小商贩挑着担子卖东西,但是怕达兵,一靠近就都撂挑子跑了,留下酿皮还挺好吃的,建议大汗加入军粮。

要么就是说三原那边组织地主团练,想出城又被我们撵回去了,可是有长管炮很厉害;周围没有明军,大汗的马在皇帝坟头儿吃得很饱。

反正就是刷个存在感:大汗我们也干活啦!

土山上的刘狮子很惬意。

真的是惬意,虽然他自己也觉得这种情绪不该出现在战场上,但这场战役对他来说有点轻松过头了。

他甚至让人搬来交椅,让押运降兵俘虏到中军的赵之瑞登上土山,给他讲述战役过程。

自己则拿炭笔记录这场战役的经验。

要说起来,这应该是他指挥的第四场大规模会战。

在这四场会战里,最弱的对手是卫拉特联军,不论兵员素质、军械装备、将领材力还是阵战能力,明军都比卫拉特强得多。

但最难打的战役也是跟卫拉特联军对决的河卡草原战役。

因为卫拉特的军队虽然实力一半,但河卡草原有军队腾挪调度的余地,卫拉特联军又有国师汗居中指挥。

当然并不是卫拉特联军的指挥有多厉害,毕竟卫拉特不光有国师汗,还有巴图尔珲台吉,但终归是有指挥。

当年的刘承宗则在指挥大兵团方面的经验非常匮乏,只能凭借基层军官、军兵的素质取得胜利。

这种情况到甘肃战役就好了很多,尽管甘肃的特殊地位,让杨嘉谟难得拥有指挥权,但甘肃的地形又没了腾挪余地。

刘承宗依然能够凭借逐渐丰富的指挥经验,把甘肃明军打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