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重逢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438 字 1个月前

“本使从港口过来,这一路破破烂烂的,很不成样子!”秦刚开口就是一番挑剔,搞得这帮官员心里七上八下,虽然心中有委屈,却也不敢顶嘴,只能低头认错。

“秦龙制训斥得极是,只是广南西路已多年不曾有款项下拨,我们这昌化又穷,没什么人口,税收连养活官府都不够……”说话的代军使,本来是前任军使张中的军判,张中因为同情并照顾苏轼被贬走了,这种破地方除了贬官却是没人肯来,于是朝廷只能勉强指派了他来代任军使,另两人则是司户与巡检,三人的官职实际上都只有正九品。

“昌化军这辈子都指望不了广南西路来关心。”秦刚重重哼了一声,“昌化地僻,但是靠近交趾、占城等地。本使却是看中了这里的港口,准备在这里建成转贸区,设个二级的市舶务。目前倒是缺三个主事的官员,都是八品的差遣,而且我会给发双俸,你们要是愿意来兼任的话,原先昌化军的职务也不用辞,加起来你们可以领三份俸禄!有愿意的吗?”

昌化军的三名官员一下子都听傻了,这是苦尽甘来、时来运转了吗?顿时什么也不顾地跪地行大礼:“下官愿为龙制驱驰,万死不辞!”

“啪!”秦刚给他们甩下了三份空白官告。

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在大宋都算是“指射之地”,因为这些地方阻远险恶,极少有人愿意来就仕。所以朝廷就划定了包括它们及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与福建路、荆湖南路这一共八路,允许在这里的上官可以自行指派在选候任的官员。

所以在离京前,秦刚去了吏部,又要了一些预填了限两广之地的七、八品官员告书,还预盖好了印,只需要他填上具体的姓名与符合品级的官职,就可以走马上任了。这样的方便,既不违背朝廷法度,还能交好于像秦刚这样的宠臣,吏部官员还贴心地多给了十几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龙制恩典,下官从今天起就是海事院的人!”

“昌化之地,唯龙制马首是瞻!”

“昌化愿为海事院之西南前哨!”

……

第二天,秦刚又直接渡海去了对面的雷州,找到了正在那里贬为监司的张中,在与张中交谈并询问了他的想法之后,便丢给他一份空白官告说:“去广州吧,我给你一个海事院制置司的司马参军职务,虽然是正八品,但却是文职。而且我的东南水师将会在广州单设一支独立的舰队,全部交由你统管,如何?”

张中大喜,因为他原先是个习武之人,一直有着征伐战场的梦想。只是命运使然,让他去了天涯海角为官,更因对苏轼的同意与照顾,现在被罢了官。原本以为就此会老死于雷州之地,却不想竟然还有能够再任的机会,而且秦刚让他去管理军队,但还贴心地给了文职,这等好事,岂能拒绝?于是欣然接受。

秦刚接下来去苏辙一家的拜访比较简单。主要原因还在于苏辙的党派意识过于强烈,对于秦刚现在新旧不分的模糊状态还是有点不满意的。所以,秦刚过来,只与其谈诗谈文谈天气,之后又要走了苏轼的《和陶‘归田园居’》书稿,以带回明州刻版刊行。

而之前来昌化的商船同时也会在雷州停靠一下,苏辙一家的生活也基本没有太大的担忧。

秦刚回到昌化港之后,这里的戒严氛围已经松了许多,主要原因还是昌化军的官员已经完全投靠了秦刚。

秦刚回到苏轼的住处之时,这里却新来了一个人,而且却吸引了秦观、张耒及陈师道三人一起聚在一起围观,过去一看,才知道他们围观的东西是一批色泽黝黑发亮的精品墨块,这些墨块正是这名叫做潘衡的墨工与苏轼合作的佳品。

潘衡原是婺州的一名墨工,却是因为仰慕苏轼的大名,于今年四月不远万里渡海前来拜访,实为不易。

苏轼见了他后大喜,便利用海南极佳的松木,造墨灶取松烟,由此得到上佳的烟煤,再通过潘衡的入胶手艺,于是制出了这么一批上好的墨块。

秦刚此时看去,发现这苏轼的“知识产权”意识极高,这批墨块在入胶定型之前,都用模具刻制了“海南松煤东坡法墨”的印文,相当于独创出了一款品牌产品。

“潘待诏,你有此制墨好手艺,苏学士有闻名天下的名气,这海南又有这般好的松木资源,不如由我投资在这里开个墨坊。而且我有海船,这好墨在南方卖不出价格,运到北边后,便可获利数倍之多,如何?”秦刚提议道。

潘衡甚喜,他虽追星追到天涯海角,但是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还是得要考虑,如果还能顺便找到一个发财的机会,那么他的人生也就因此而圆满了,又有什么不答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