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妇人的眼中,生存的压力就像一座无形的山,日复一日地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令人难以喘息。
吴母的心湖泛起了阵阵涟漪,不安的情绪悄然蔓延。
“他在每一封书信里都不忘嘱咐我们好好照顾大宝小宝,如果得知冉禾带走了孩子们,独自立户,他会怎样反应?”
言毕,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谢娣见状,连忙宽慰:“冉禾的选择是她个人的意愿,这分家的事,村里上下谁人不晓?我们无需为此背负内疚。而且,血浓于水,他终究是你们的骨肉,哪能真正地与你们生气呢?”
尽管谢娣的话语显得轻松,试图减轻气氛的凝重,但吴母和吴有年脸上的愁云却并未因此散去,所有疑问的答案,似乎只能待吴诩归来时方能解开。
“可吴诩归来尚需数日,这几日我们的生计如何维持?家里的米缸已空,连日来的清汤寡水,让人心寒。这饥饿与困苦,又该如何挨过?”
谢娣的语气中夹杂着不满与辛酸,作为一个日夜操劳的家庭主妇,她渴求的不仅是餐桌上的温饱,更是那些年因生活拮据而逐渐淡出的尊严和体面。
昔日,邻里间的互助是如此自然,相互借粮犹如家人之间的问候,简单而纯粹。
然而,自从吴诩带回的那一笔财富让家庭面貌焕然一新,村内外无不议论纷纷,她也免不了在人前流露了几分得意之色。
如今,这份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她陷入两难,若再次寻求帮助,不仅要面临可能的拒绝,更要承受那些曾经羡慕的眼光转化而成的鄙夷与嘲笑,这对自尊心极强的她而言,无疑是一种锥心之痛。
“我们再咬牙挺一挺,吴诩一旦归来,一切困境自会迎刃而解。”
谢娣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一片苦涩与焦虑,眉宇间的皱纹因挂念家中的幼子而愈发深刻。
“我们成人饿几顿无妨,可耀祖、耀珠那双清澈的眼睛,若是问起为何连一颗糖果都成了奢望,娘,你该怎样面对他们的失望呢?”
“我何尝不想有法子,难不成逼我走上歧途不成?”
吴母的回应中既有无奈也有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