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九十年代后 天誉旭日 2907 字 2个月前

第二天上完课,便迫不及待到邮局寄信,他急着分亨自己的喜悦,希望秀梅能尽快收到信。虽然可以打电话,但觉得电话始终没有手拿着信的那种真实的幸福感,拆信时的期待,看信时纸质的触感,文字所传递的情感,是电话代替不了的。他喜欢和秀梅书信来往,用这种传统的方式记录爱情,记录美好,若干年后,这些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寄完信,顺便到温柏励老板办公室拿剩下的余款。

温老板的商场在玉城县的繁华地段——红旗路的转角处。一个铺面进去,里面有好几百平方,全部是清一色的白色家电。即使是在大白天也开着灯,照在家电上反射出亮丽的光晕,让人看着就有购买的欲望。昨晚卖出去的碟机已经上架,摆在显眼的位置,产品介绍牌写着“日本原装进口先锋牌VCD机”。邓老师看着,暗忖:“看来自己当初的想法真的是过于简单了,以为做生意就是单纯你情我愿的买卖,却忽略了消费者的心理。你得有个档口,这样人家才会心安,有什么质量问题可以找商场老板。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场就是售后、就是财力保障,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后的扯皮。原来自己只想在熟人间打开销路,赢得口碑,慢慢做大。殊不知熟人间也难做生意,特别是资金总额大的,怕出现扯皮后连朋友都做不成。这些都是要从消费者的立场考虑的问题,当初自己都忽略了,难怪卖不出去!”

和销售员沟通完,把邓老师带到了二楼的办公室外。轻轻敲了几下门,销售员伸头进去轻声说:“温总,有位姓邓的朋友找你。”

“哦,小邓来了。叫他进来。”里面温总的声音洪亮,显出不同于昨晚的自信。

邓老师态度谦恭地进了门,身体微微前倾,笑着向温总问好。毕竟对面的是大老板,谦卑的态度还是必要的,不论酒桌上多热烈,在下属面前更应该维护老板的权威。邓老师记得刘邦刚得天下时,在一次大宴群臣的晚宴上,有些武将喝醉酒后的丑态百出令刘邦下定决心制订礼乐,也为后来刘邦大杀功臣埋下了伏笔。虽然时代变了,但人心是不会变的。以史为鉴不是一句空话。

邓老师的谦恭果然赢得温总的青睐,竟然亲自为他斟茶。笑眯眯地问:“小邓啊,你说外贸公司有朋友,能否搞到其他进口家电?比如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这些。”

邓老师端着茶,只坐半边屁股,侧着身说:“有啊,什么家电都有,只是我资金不足,只敢试一下碟机。”

温总哈哈大笑,笑毕对邓老师说:“你是一个有想法的年青人,刚好赶上了千年难遇的经济大潮,以后你会是一个很好的弄潮儿。”

想不到温总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真的有点受宠若惊。不过弄潮儿自己是不敢想的,特别是经历这次碟机生意后,更感觉自己的稚嫩。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从商,只是想找点外快,尽快实现自己的房子梦。即使对教师工资低也时有牢骚,真要他辞职不干,还是舍不得,他喜欢人文氛围浓厚的校园,喜欢他的学生。

“温总真的太看得起我了,我只是一个普通老师而已,不敢有太多的非分之想。”邓老师喝着茶,字斟句酌地说。

“邓老师,你是过谦了,我敢肯定,将来你的成就不在我之下。”顿了顿,端详着眼前的邓老师一字一顿说:“你宽额嘴阔食三江,虚怀若谷,是个干大事的人。绝非池中之物可比。”

“温总这话真让我身上冒汗了,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顿了一下,说:“想不到温总还会看相,真是深藏不露的大师!”

“呵呵,大师不敢当,只懂点皮毛而已。我认识一位台商,那才是大师。89年,我在深圳一家台商开的厂打工,那时晚上下班没事干,就到台商办公室喝茶聊天。老板挺平易近人,也陪着我们几个年青人胡吹乱侃。有一次聊天,说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虽然没读过大学,但读高中时也是个文学青年,还能应付得来。老板说着说着,忽然停下来,看了我好一会,说‘小温,你很快就要离开我这里’这句话惊得我差点没把口中的茶喷出来,老板是不是要炒我鱿鱼?”温总嘻嘻笑着。

邓老师不出声,静待温总把话讲完。

“当时已经到12月尾,很快就要过年,突然被辞掉,去哪找工厂?没有工厂,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又要重新找地方住,一连串的问题,想到都怕。是不是自己哪个地方做得不对,惹老板生气了?当时自己真的很怕,试探着问老板,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请多多包涵。”说到这里,温总点了支烟,深深地吸了几囗,吞咽下去,让烟在肚子里转一圈再从鼻孔出来。一时间,屋里烟雾弥漫。温总的烟瘾很大,可能是圈子不同吧,温总的朋友都吸烟。邓老师有点怕这种烟雾弥漫的环境,不吸烟的人对烟草味特别敏感,只能猛灌水掩饰自己的不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总吸饱了烟,又开始说旧日故事。

台湾老板看着忐忑不安的我,凝神注视了好半晌,才徐徐道来:“我的意思是你时运到了,很快就会另谋高就。”

“老板真会开玩笑,我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的打工仔而已,能有什么前途!如果真如老板你所说的那样有大发展,就真的是屙屎碰到蕉芽了!”

“温老弟,你是谦虚了。老实说,我会一点相人术。早就看出你气宇轩昂,义薄云天,绝非等闲之辈。”台湾老板说得头头是道,我却无动于衷。对于以后的发展,其实没有太多的期待。古话说:“工字不出头”,我一个打工仔,家里又是世代农民,还会有什么突破的希望呢!

台湾老板见我不信,慢悠悠地来了一句:“你左边屁股有一颗痣。不信的话,你现在可以检查一下,看我说得对不对。”

老板这句话彻底地镇住了我,屁股上的痣没有谁知道,他竟能一语道破,确实是不一般!

温总陷入了对过往的回忆中,邓老师静静的坐在一旁,不想打断他的思路。这故事确实吸引人,他很想知道温总最后怎么逆袭成为商场老板。

后来过年回家,远房亲戚给我介绍了一位姑娘,是隔离镇的,也是在深圳打工。我们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大家也觉得很般配,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很快就确定关系,不久就结婚了。结婚后,有一天大舅子问我,在深圳打工多少钱一个月?我如实回答,加班的话有一千出头,这在当时是相当不错了。大舅子听完,对我说,不如在家乡做吧,我的电器商场缺一位销售员,虽然工资比不上你在深圳,但这一行发展潜力大。我当时是有心理抵触的,毕竟深圳工资高,而且自己也过惯了一群年青人热闹的生活。无奈抵不住老婆的强烈要求,最后还是留下了。就这样结束了我的打工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