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被饭馆辞退后,在家里又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天。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他爹的身体也因为缺乏营养而更加虚弱。刘波看着爹娘的样子,心中有了一丝愧疚。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说书先生。他在村子的祠堂前摆开了场子,周围围满了村民。刘波也跟着去凑了个热闹。说书先生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因为懒惰而失去了一切,最后在绝境中幡然醒悟,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了幸福的生活。
刘波听着这个故事,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他想起自己这么多年的懒惰,给爹娘带来了多少烦恼,又让自己陷入了如今的困境。回到家后,他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发呆。
“波儿,你在想啥呢?”他娘走过来问。刘波抬起头,看着娘说:“娘,我在想我不能再这么懒了。我得改变自己,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为家里做点事。”他娘惊喜地说:“波儿,你能这么想就对了。”
从那以后,刘波开始尝试着改变。他早上不再睡懒觉,而是早早地起来,跟着他爹去田里看看。虽然刚开始他什么都不会做,但是他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他爹干活,还不时地问一些问题。他爹看到他的变化,心里很是欣慰。
有一天,村里有人家的羊跑丢了。大家都在帮忙寻找。刘波也主动加入了寻找的队伍。他在山里转了一整天,累得气喘吁吁,但他没有放弃。最后,终于在一个山谷里找到了那只羊。羊的主人非常感激刘波,给了他一些报酬。刘波拿着这些报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刘波用这些报酬买了一些种子,他想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点蔬菜。他开始翻地、浇水、施肥,精心地照料着这些种子。在他的努力下,种子渐渐发芽,长成了嫩绿的蔬菜。他娘看到院子里的蔬菜,高兴地说:“波儿,你看你种的菜多好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波变得越来越勤快。他不仅帮家里干农活,还跟着村里的手艺人学了一些手艺。他学会了编竹筐,他编的竹筐结实又美观。他把编好的竹筐拿到镇上去卖,还挣了不少钱。
村里的人看到刘波的变化,都对他刮目相看。以前那些总是嘲笑他的小伙伴们,现在也对他充满了敬佩。刘波的爹娘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终于长大了,不再是那个让人头疼的懒鬼了。
刘波也感受到了勤劳带来的快乐。他不再是那个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享受的人。他开始计划着未来,想要让自己的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保持这份勤劳和努力,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在这个北方的农村里,刘波的故事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转变激励着村里的年轻人,让他们明白,只要有决心,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第四集:爱情的萌芽
刘波的改变让他整个人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随着他越来越勤劳,家里的生活也逐渐有了起色。在这个过程中,刘波的目光被村里一位漂亮的姑娘所吸引。
这位姑娘叫李秀兰,她长得眉清目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总是扎成一个干净利落的马尾。她的眼睛像一湾清泉,笑起来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亮了。李秀兰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姑娘。她心灵手巧,刺绣做得极好,家里的针线活也都被她料理得井井有条。
刘波第一次注意到李秀兰是在村里的一次集市上。那天,李秀兰正帮着父母在摊位上卖自家种的蔬菜和手工制作的小物件。刘波去集市上卖他编的竹筐,在人群中,他的目光一下子就被李秀兰忙碌的身影所吸引。李秀兰温柔地和顾客交谈着,那认真的模样让刘波的心不禁微微一动。
从那以后,刘波总是有意无意地在李秀兰可能出现的地方出现。他会在李秀兰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也拿着自家的衣服去河边,找机会和她搭话。“秀兰,你洗这么多衣服啊,真勤快。”刘波有些羞涩地说道。李秀兰抬起头,看到是刘波,礼貌地笑了笑说:“刘波哥,你现在也很勤快了呢。”
刘波的脸微微泛红,他挠了挠头说:“都是以前太懒了,现在想好好过日子。秀兰,你这刺绣可真好看,是怎么做的呀?”李秀兰便耐心地给刘波讲解刺绣的一些基本针法。刘波听得很认真,其实他对刺绣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喜欢听李秀兰说话的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慢慢地,刘波发现自己满脑子都是李秀兰的影子。每天早晨醒来,他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李秀兰;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走神,脑海里浮现出李秀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是喜欢上李秀兰了。
然而,刘波心里也很清楚,李秀兰是村里很多小伙子心仪的对象,她的家庭条件也不错,自己虽然现在有了改变,但不知道李秀兰是否会接受自己。他决定要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才有资格去追求李秀兰。
刘波开始更加勤奋地劳作。他除了种好自家的田地,还利用空闲时间上山去砍柴,然后把柴禾拿到镇上去卖。他把挣来的钱一部分交给父母改善生活,另一部分则攒了起来。他想,等攒够了一定的钱,就可以考虑把家里的房子修缮一下。
同时,刘波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他跟着村里识字的老先生学习认字写字,还经常向村里有见识的长辈请教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他希望自己不仅在物质上能够配得上李秀兰,在精神上也能与她相契合。
而李秀兰其实也注意到了刘波的变化。她看到刘波从一个懒鬼变成了一个勤劳上进的小伙子,心中对他也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有一次,李秀兰的父母在谈论村里的年轻人时提到了刘波,李秀兰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里泛起了一丝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