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失去的只是种姓和枷锁,但获得的是整个世界。

贾珠知道是自己不够狠心,执行的太晚了,也不够彻底,但现在也无力回天,只能写书宣传平等的思想。

大同五十年,宝钗也寿终正寝,享年六十九岁。

临终前,她说她一辈子都记得贾珠当年出征时在她耳旁说的“等我回来,娶你!”

宝钗说完“下辈子,我还等你来娶我”就咽气了。

大同五十三年九月九日,贾珠终于走完了一生,享年八十三岁。

消息传出,举国同悲,虽然他们并不理解贾珠的很多制度,但并不妨碍他们对贾珠的尊敬、爱戴。

全国缟素,哭声震天,山河悲泣,天地失色。

同年十月,黛玉亦撒手人寰,享年六十九岁。

她在贾珠的鼓励之下,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人民发声,成为着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贾珠死后,有人说贾珠制定的制度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产业应该私有化。

还有些人说,随机选举制度无法让真正的人才进入体制,阻碍了国家发展。

妖魔鬼怪都出来了,他们开始翻旧账。

他们说贾珠谋权篡位,忘恩负义,杀害了一手提拔他的隆正帝。

他们说贾珠刚愎自用,闭目塞听,不顾实际,制定了许多错误的政策。

他们说贾珠生性残忍,穷兵黩武,导致战火纷飞,百姓遭受战乱之苦,是一个杀神而非仁君。

他们说贾珠刻薄寡恩,苛待功臣,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官员和将领什么都没得到,而贾珠却心安理得当皇帝。

贾珠死后的几十年,一直在被议论,甚至是被谩骂,他的书被修改甚至被禁,他们说这些书和时代不符,没有与时俱进。

贾珠死后第五十年,有人暗中开始拆除他的雕像,他从百姓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

当人们推倒他在神京的最后一座雕像时,里面用铁盒封着一封信。

信里写着:

亲爱的人民,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就意味着我已经失败了。

不必灰心也不必气馁,太阳照常升起,薪火还会重燃,我爱这片土地,也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相信你们也一样。

我已经做完了我该做的事,接下来该你们了。我所亲爱的人民们,我对你们充满信心!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