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济岳惨笑,若是能交给儿子,自己怎么会选择老三?
不是他看不起老三,而是老三,忠厚有余,灵活不足,大局观重,可没有识别忠奸、勘破表象的能力。
但偏偏,他只能选老三,他重亲情。而他,也别无选择!
交给儿子,儿子还太小,还没有小九年龄大,小九都没有机会,更遑论隔辈的孙子?
柴济岳想的很明白,以自己和母后、太子妃身后呃势力,若全力推三弟上位,还是有很大的赢面。
大不了身份颠倒,以后三弟当皇帝,他当贤王罢了。
所以柴济岳的回归给长达半年的西疆朝堂带来了春风,却把二皇子一派吹得七零八落。
有太子坐镇的柴济川和没有太子坐镇的柴济川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
不管二皇子在建功立业上,还是打压柴济岳和柴济川时,都没了之前那种顺风顺水的感觉,
处处碰壁,处处掣肘,万全的事情都能黄,让三皇子气急败坏。
在一次早朝上,商议三皇子和怀朔郡主婚期时,二皇子一派的能人支招,二皇子欣然接受,当着百官的面奏请:
“父皇,大魏先后派了两位和亲郡主来我西疆,总不能怀朔郡主咱们接了,端和郡主就把人家撵回去吧。
刚好儿臣还缺一位正妃,儿臣请旨愿迎娶端和郡主,两好合一好,加强和大魏的友好关系。”
这话真不好拒绝,至少站在西疆这面能想的,就是把两位和亲郡主都完美接纳才是。
三皇子和怀朔郡主是两国早就说好的,端和郡主只是大魏单方面做出的“赔偿”或是“赔付”。
无论是哪个说法西疆都是获益者,不可能不接着。
老皇帝还没开口,太子的岳父就开口了:“据老夫所知,二皇子的正妃健在,如何能再迎娶和亲郡主?这要是让大魏知道了,恐怕不但不是交好,而是破坏两国情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