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给了不少贺礼银钱。
只是这些资助也在第二次参加乡试时消失了。
考到小书生成人时,他爹已经连续参加了四次科考,他一直坚信自己有才学,称中举只差些运道。
他常挂在嘴里的话就是“七分靠实力,三分靠运气。”如今他已有了实力,就是差那么点子运气。
科考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参考需要的银子也不是小数目。
“小书生”爹一门心思放在读书上,对于家中生计和科考银钱怎么来,一概不管。
这些只能由“小书生”和他娘想办法。
如果“小书生”爹放弃科举,其实完全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比如进入书院做个教书先生。
但他不肯放弃自己的青云路。
为了供养他,“小书生”只得去镇里做个账房先生。
他年幼时,正是他爹春风得意之时。
“小书生”爹心情好,便亲自给他开蒙。
虽为了省钱,并没有送他去私塾学习。
但“小书生”还是识得几个字的,家中的书籍也不算少。
靠幼年时的积累,参加童生试没什么希望。在城里铺子中找些活计还是容易的。
时萋还是头一回听这样的事。
都是老子辛辛苦苦赚钱供养孩子。
孩子反过来供养父亲科考的,还真是少闻。
“小书生”提起来之前的情形,免不了心中焦虑。
他们赶上了荒年寒冬,不少商家囤积居奇,本来秋末因收成不好,价格就较着去年翻了一翻,再被这些人一运作,临近年根时粮食的价格疯涨,已到了普通人家吃不起的程度。
“小书生”他们家没有田地,口粮全靠购买。
他的工钱每月都不够父亲买宣纸笔墨的,家里生计之前靠族中给了粮食和少许银钱,抵了挂名费。
但今年粮食收成差,所以从半年前就靠着母亲给人浆洗衣物,或者从大户人家接些散活。
粮食价格大涨之后,“小书生”娘挣的那点钱便不够买粮食的了。
一家子除了“小书生”爹每顿能吃些干的,他和他娘全靠稀汤度日。
他来之前已经饿了大半个月,少年人正是能吃的年纪,身体吸收的快,却只靠几粒米和一大碗汤吊着性命。
因为肚子空空,光是站着身体都直打摆子。
勉强出门走在店铺的路上,还没离家多远就没了知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