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宫女,年满25岁即可放出宫,没家回或者不愿出宫的也能继续留在宫廷里干活。
出了宫的宫女,如果是没家可回,也可以去几位公主的府上干活,红娘的原型广阳公主还会给他们安排相亲,找个新家庭。
昭明年间,民间很流行生女儿,养大到十一二岁就把她送入宫廷,入宫了不用家里操心吃喝,在宫里能靠劳动获得食物和报酬,还能在宫廷里学习礼仪、织布、刺绣乃至武艺的技能,出来也不愁找不到生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跟着我念,大慈善家第五小白!】
“大慈善家第五小白!”
宣政殿里,第五求定的声音清脆可闻。
前太子第五崇之反手就给了自己儿子脑壳一下,“瞎喊什么呢,没大没小!”
做侄子的,还是得好好尊敬叔叔?
第五求定捂着脑袋,满脸委屈,“就是大慈善家嘛,又慈,又善。”
给民间的孩子管吃管住管养,还教她们学东西,虽然是要她们干活,但是25岁就能放她们出宫,这么好的去处,何止是仁政啊。
对太监的那就更不必说,直接一刀切,除非犯的法,否则他自己不会让自己的子民身体受到残害。
现有的太监他也都好好的养到老给下葬了,连身后事都这么周全,可以说是这些宦官都想不到的美好结局。
小白抬起头,和皇帝身侧捧着大印的太监对上了眼神。
不只是他一个,整个宫殿里的宫女和太监们都在看他。
之前很多次,看向小白的眼神,都是这些或坐或站的朝廷诸公,毕竟这些朝廷大事又和在深宫中的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只有这次,宫女和太监们震撼的目光都在看向他。
小白突然就有些心堵了起来。
他以前从未看过他们,也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们会用这样看什么奇伟人物的目光看自己。
【由于太监的数量日益减少,原本由太监们负责的一部分宫廷内卫的守卫工作也由宫女接手。
在良好的饮食,针对性的计划训练,以及精品兵器的加持下,没什么太监的皇宫,守卫依然森严。
也正是圣天子对待宫女和太监们一视同仁看作子民的态度,后来的大晋皇帝们也都善待宫女和太监,有体罚宫人的嫔妃都会被皇帝斥责不慈后直接厌弃。
也正是皇帝们对宫人还算友善的态度,大晋末年宫廷女官和宦官都活跃在一线做保皇党。】
晋人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如果给皇帝打工,是能有这些福利,那他们肯定也是愿意大晋不要出事的。
宣政殿里堪堪够资格上朝的姚章此刻看向小白的无限温柔,同为溧阳学派出身的他,哪怕看见了圣天子那么多对百姓的仁慈体恤,依然没有想到,这只是自己接受能力的极限,而不是圣天子能做到的极限。
爱护子民是如此地步,对男子公正对待他们的健康身体,对女子怜惜她们的青春年华。
什么都不说了,太子殿下,您到底何时登基?
【机械工程师,这个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楼内部的结构就知道了,真是设计精妙绝伦。
玩具设计达人,就不得不提到我们流传到现在的积木、纸鸢、木马、沙袋、玩偶、滑梯……
有一些东西是圣天子以前就做出来给他的好大侄儿玩的,有一些是好大侄儿不在之后圣天子做给我们宁宁玩的。
没关系,明帝不用酸,有重山这个好下属在,宁宁有的东西,明帝这当爹的也一样都不会少!】
重山:“……”
我觉得我应该不那么爱皇太孙,谁会爱自己的老板呢,我合理怀疑我每次都是怀着恶念给他埋的。
【出题达人这个头衔,直接拿出我们大晋国考的卷子,直接定下考试公平公正这两个基本原则的圣天子,为防止有考试舞弊,每回选拔官员的大晋国考那都是直接自己出题的,这个男人的知识储备,一盒要了亲命的题目真是恐怖如斯!】
再次看见这张考卷上题目的晋人,看得懂的个个身体抖三抖。
完全无法想象。和全大晋的人才一起考这些题目是怎样的恐怖氛围。
【地产大亨圣天子,大家请原谅我笑出了声,我给大家三秒钟,一起笑一笑。
说真的,我们至今仍然不知道圣天子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把全长安城的土地都放在了大晋皇室的手中,并且难得下了一个死限制后人的死规矩——长安城的土地不允许交易。
想留在长安,就只能去找部门租房子,或者如果有人租了大房子,你去求他看看能不能在他的房子里再租个三手的。
哪怕你是皇帝,顶多也就是只能赏赐别人住在哪里,没办法把土地所有权给他。
所以大晋后期皇帝看哪个人不爽,直接就不给他租房。
同理皇帝,看哪个人顺眼,直接就给他好地段的房子租住。
可怜我们周维,手握精兵,权倾朝野,但是皇帝就是咬死死活不给赐房,导致一代大权臣只能蜗居在下属家里,然后反客为主。
也得亏这是圣天子的规矩,他在大晋有无上的权威,放后面朝代,子孙分分钟就把祖宗的好禁令给改了,差的禁令一直坚守。】
实话说,大晋朝的人不是很能想象,权臣,还手握精兵,在晋城没有房子,只能借住到手下家里的场面。
小白心想,可能是为了避免长安大,居不易吧。
朱平试图分析:“如果手中还有兵的话,那其实他也不敢强迫君上,并且长安城中,君威尚在。上至百官,下至小吏,都无限践行圣天子的这条规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一个很惊悚的推理。
那可是晋末!
如果手中握有精兵的权臣,也恭敬的对待皇帝,百官也都心中念着君恩,包括权臣在内的上下还都愿意陪着皇帝这般儿戏地捉弄权臣……那人心还在的大晋,究竟是如何亡的?
【圣天子毫无疑问是个环保大使,除了定下砍树叫补种的规矩,他很早就在琢磨着清洁能源。
在长安城的沼气试验成功,之后他一点一点在全大晋推广,并且为了不让长安城中的沼气,白白浪费,还搞出了低价热水和热饭的项目。
又能让百姓喝上热水,吃上热饭,过的卫生,还能不浪费沼气资源,尽量减少百姓用柴困难和对环境的破坏。
圣天子做环保大使也不忘记做慈善呢。】
等会儿,后人这个沼气能源的事儿多说一说,什么叫又能让百姓喝上热水,吃上热饭,减少用柴啊!
【圣天子作为简体字之父,和公孙弘一起创造了最初的几个简体字。
我们的文明,文字转向简体字,文化载体转向纸张,文化和知识也开始一步步相中下层普及。
作为大晋文化的塑造者,圣天子从文字出发,广邀诸国学者一起改字修史,弥合诸国百年矛盾。
因为文字更加简单了,识字的人也更多了,除了成非这些中国时代传统教育下的天才,在昭明时代的中后期出现了一大批新人才,就是全新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由圣天子倡导的戏剧舞台和儿童歌谣普及知识的形式大面积推开,加上上雍学派的人去民间搞扫盲,找天才,基础的卫生知识,医学知识和农耕知识,礼仪风俗这些,都从贵族的讲究,一步步变成我们现在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晋人,也从大晋领土之内生活着的人,变成我们以文明为核心串联起纽带的民族之称,无论后面变换多少朝代,大家都称晋人。
晋,这个追逐着太阳,内心火热又一往无前的字,正是我们民族的写照。】
还没变成晋人多少年的诸国人心情复杂,而。原本的晋国人,一下子就支楞起来了。
是啊,没有错,他们进这个“晋”的含义多好呀,追逐太阳,一往无前,如此轰轰烈烈,就是他们晋人了!
【圣天子定都长安,不止是因为长安的重要战略位置,也为了把影响力辐射到西域和河套,尤其是河套外的归晋城和草原部落。
把外来的草原民族,弄成半农耕半游牧,并且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的归属在大晋,是靠着圣天子的无上荣光以及后续大晋继承者们的优秀智慧才能做到。
昭明年间,长安从周时的古都一点点被重新建设起来,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政治的重要交汇点,成为无数诗歌和不同民族想象中的超级大都市。
长安在现在只是古都,是省会,但在以前,他就是世界级的超级大都市,同时其绝无仅有的最大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国际都市!】
丰镐人看了后人地图上的长安位置,嗯?这不我们这里吗!
要不赶紧把宅院再扩充扩充,以后这里可会是国际都市的!
其他地方的人也琢磨着,要不让家里老二先过去买个地盖房吧,虽然以后地都会被朝廷拿走,但是可以有获得长安小学的入学补偿呀!
以后长安会有小学还有长乐学宫,还是这样的世界级大都市,早过去早能享受福利。
【圣天子不只是大晋医学奠基人,更是把我们中医体系化的重要存在。
一代医圣曹鲤,淮南人,家传的大夫,听闻招贤令,而独自北上,不止被天子记住留下,更是第一个能进宫面见天子的贤才。
有了他们俩的相遇,才有了巫和医的彻底分家,有的我们古代医学成体系的建立。
在洛阳学宫特别成立医学院,医学院的学生有自己单独的考试,进去以后也不会强制他们学习文科理科,但是生物学和植物学的是要学一学的。
医学生、医生、医官,卫生长,一级一级给医生规划出了进步路线。
昭明三年秋的洛阳时疫,在大夫们的力挽狂澜之下,洛阳的风寒死伤人数不可思议的都不到千人,这让天下为之震动,医生在大晋的地位开始倍受尊敬。
我们现在去看病,都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辅助治疗,大家调养身体更多的还是都选择传统医学,在医学上,我们的医学成就傲视全球。】
在淮南乡野间采药的少年曹鲤愣住了,是我吗?
我以后居然还跑到洛阳去面见天子,并且和他一起把巫医分开,建立了成套的医学体系?我以后还是大晋医圣?
以后我们医生的本领,居然也能单独成为一门学科,并且能在洛阳学宫这样的大晋最高学府里招收学生,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