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铜制子铳与铜制火炮内胆能紧密结合,他们借助能高速旋转的机床,让两者相互对接摩擦。
炮管和铜胆的镶嵌部位,被缩小在弹仓位置,这样就降低了整体镶嵌的难度,弥补了加工尺寸不够精准的短板。
数日之后,当一门崭新的十磅佛郎机火炮,被展现在马超面前时,他当即就兴奋的狂呼完美。
火炮试射的结果也同样令人满意,各项数据较之前均提升了三成,炮弹的威力和精确度更是呈倍数增长。
夜幕降临,加大填药量的试射开始,炮体和子铳之间的结合部位见不到一丝火光,也没有发生所预想的炸膛情况。
这就代表着佛郎机炮的气密性,已经达到了完美无缺,毫无破绽的程度,铁器工厂的造炮技术已经日臻完善。
在赵大龙的精心策划与高效运作之下,铁器厂每天深夜,都会有二十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分工明确的打造燧发枪和佛郎机火炮。
每个寂静的夜晚过后,都能成功制造出五支燧发枪;三个夜晚,就能够铸造出一门佛郎机火炮。
王师傅负责的颗粒火药生产,同样进展顺利,每晚能产出三十斤的优质火药。
虽然有鞭炮厂作为掩护,但硝石和硫磺的采购数量,依然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这才会导致了火药的整体生产效率很低。
面对这种情况,马超派遣王先生再次去拜访三管家,以冰淇淋和冰棍产量大幅增长为由,请他协助增加硝石的采购量。
此外,马超还利用马家村工厂所掌控的供应链,积极拓展外地硝石和硫磺的采购渠道,力求在起义之前尽可能多的储备火药,以备不时之需。
黄埔学校历经半年多的发展,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人数已经达到了马超当初所设想的一百二十人。
文化教学依然停留在认字和算数的层面,但军事训练却早已开始细分为火枪、火炮、骑术、战术、参谋、后勤等多个科目。
黄埔校内的所有课程,马超全部亲自参与指导,并将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编成教材。
这些教材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民生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