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夜色下的大黄鱼(一)

夜色如墨,海风轻拂。

剁椒鱼头号和清琳号两条船在浪岗列岛的海面上相隔不远静静的漂浮。

在敖海源上鱼之后,敖博兮的竿子也开始了大弯弓。

小姑娘兴奋地收着线,通过竿子传来的感觉,觉得力度不小,心也是暗暗期待。

然而,当她费了半天劲,终于将鱼拉上来时,却是一条一斤来重银白色的鱼。

“这是个啥?”对于这条鱼,小姑娘不认识。

“这不认识?这就是咱天津说的快鱼,学名叫鳓鱼!你奶奶耐吃介个,来点儿椒盐糊一炸,嘿,香!”

敖德辉凑过来给孙女讲着这种鱼的来历。

每年清明以后,大量的鳓鱼鱼群进入舟山的黄大洋、衢港外洋、马迹洋一带产卵。

由于游速很快,渔民说它是“小小鳓鱼无肚肠,一夜游过七爿洋”。

因此难以掌握其规律,加上群体小,年渔获量只有2000吨左右。

鳓鱼肉白质鲜,味似鲥鱼,除鲜食外,还可腌制加工成鳓鱼鲞,其中以三次精盐加工的三鲍鳓鱼为最佳,是岱山的着名海产品。鳓鱼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的医药功能。鳓鱼肉能治慢性腹泻,其鳞能治疣。

鳓鱼虽然肉质鲜美,但价值远不如大黄鱼。

敖博兮有些泄气,将鱼丢进一旁的钓箱中。

她瞥了一眼旁边的敖海源,发现他已经连续上了三条大黄鱼,每条都有半斤到一斤重。而她自己的鱼竿却像是被诅咒了一样,除了鳓鱼还是鳓鱼,已经连续上了三条鳓鱼了。

“这鳓鱼也挺有意思的。”

敖慕之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你看它这银白色的鳞片,多漂亮。而且鳓鱼在古代可是贡品呢,据说只有皇帝才能吃到。”

“得了吧,皇帝吃的鳓鱼能和咱们钓的一样吗?”敖博兮翻了个白眼,“再说了,咱们现在可是在钓大黄鱼,谁稀罕这玩意儿啊!”

“别急,大黄鱼总会有的。”敖海源笑着插话,“不过你们得注意手法,大黄鱼的咬钩很轻,稍微不注意就错过了。”

“说得轻巧,您这都第三条了,我们连个影子都没见着。”敖博兮不服气地嘀咕着。

就在这时,敖慕之的鱼竿突然一沉,电绞轮迅速转动,鱼线被快速收回。他兴奋地喊道:“中鱼了!这次肯定是大黄鱼!”

然而,当鱼被拉上来时,众人却愣住了。那是一条黄姑鱼,因为电绞轮收线太快,鱼胃都被吐了出来。

“我去!怎么是个黄三儿啊。”

敖慕之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

“这黄姑鱼也不错啊,你看,它浑身金黄金黄的,和大黄鱼长得挺像,多好!”

敖博兮眉眼含笑的用刚才敖慕之跟她说话的语气回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