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反正就是这样了,再提也没有什么意义,只能平添苦闷,倒不如喝酒。
【但是刘玄称帝,对于起义军内部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舂陵兵之中,不满之声颇多,将领之一的刘稷甚至当众表示不承认更始帝,“当初起兵图谋大事的,是刘演,谁知道如今的这个更始帝是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撕裂不仅在内部出现,在外部同样有所表现——在此时,平林兵的一支包围了新野县,久攻不下,但是新野县令却在城头表示,只要有刘演本人的书信到来,他必将开城归降。】
【更始政权建立后,刘演赶至新野县外,新野县令果真开了城门归降。】
【这对于更始政权内部的影响极大,因为这代表着更始帝权力的不稳固,以及分裂力量的强大。】
【当然,更始称帝,给起义军带来的影响也有正面的,且不小——在刘玄称帝,改元更始的消息传向天下各地的之后,地方纷纷响应,都抛弃了王莽的地皇年号,称更始元年,尊奉更始帝,起义的形式一片大好。】
【但此时此刻,更始政权的内部矛盾也好,外部的整体起义形势也罢,都只能暂缓,因为他们真正的外敌到来了。】
秦朝众人看着直摇头。
要说绿林军不想要矮了舂陵兵一头,这个心理他们是能够理解的;但是问题是,有时候内心的想法是一回事儿,但是现实情况又是一回事儿啊!
假使不愿意日后受制于人,那么从最开始就要选择一个能够让自己不至于受制于人的道路——另立君主当然没问题,但是选择刘玄就不太对了。
如果你们自己有能力,那就不要想着立一个软弱好摆布的皇帝,自己操控大权——都已经自己有能力了,又何必画蛇添足,扶持他人?
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以为帝,也不足以压过当时所谓的复兴汉室的意愿,那就选择一个足够优秀的刘氏子孙为帝,毕竟真的是水平合格的皇帝的话,那正常情况下也不至于对这些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下狠手。
但是偏偏选择了立刘玄为帝……
此人在过往中的经历和展现的能力既不足以服众,本人实际上又没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让他能够在接下来的政治斗争中压制住刘演和刘秀兄弟。
这样一个人,立他有何好处?
最终怕是更始政权很快就会崩塌,而原本的这些绿林军的将领们,要么尽早投靠舂陵兵;要么慢了一步或者坚持不投,最终被舂陵兵所杀;哦,还有一个赤眉军,说不定还会被赤眉军杀死。
到头来,他们想要的东西,最终都得不到——说不定还会有人直接折在更始政权内部呢?
毕竟更始帝这人,一看就不是什么能够稳得住政权的人;加上外面有着刘演和刘秀的压力,他会在内部搞风搞雨也说不定。
【此前,王莽将新朝的重心放在了解决东面的赤眉军身上,毕竟先前看起来,好像是赤眉军的威胁更大一点。】
【但,在宛城军大败,绿林军和舂陵兵直接包围宛城,并且进攻周边的昆阳(河南叶县)、郾县、定陵(河南舞阳)等地之后——是的,刘玄称帝之后,先是封赏官职,随后,便将大军分开,主力依旧在刘演的带领下围攻宛城,但是剩余兵力由王常、刘秀、王凤等人统帅,进攻周边地区。】
【一方面为了扩张控制地,一方面也是为了协助主力攻破宛城,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帮助,还可以从这些地方获得粮草补给。再者,就是为着接下来的目标——进攻洛阳,这个目标还可以与赤眉军合作。】
【王莽收到前线消息后,顿时坐不住了:原来,这南面的绿林军才是他真正的心腹大患!】
【反正东边对赤眉军的动兵之前也失败了,那么现在不如将重点放到绿林军身上去,宛城可不能丢,洛阳更是得保住。】
看到王莽被天下的情况搞得焦头烂额,左支右绌,顾得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不少人在不满他最初的篡位行为的同时,又有些感同身受的郁闷和无奈——
大家都是被这四处乱窜作乱的盗贼搞得难以施为的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