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幕

风起明末 罗小明 2546 字 1天前

时间。

不会因为任何事、任何人而停止不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

崇祯十四年。

二月二十四日。

辽东大地。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蓟辽总督洪承畴会八镇总兵,十三万兵马于宁远。

八镇总兵分别为:

援剿总兵曹文诏,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马科、密云总兵唐通。

辽东总兵刘肇基、东协总兵白广恩,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姜镶。

与原本的历史上出现偏差的是东协总兵、援剿总兵、大同总兵的职位。

历史上,东协总兵是曹变蛟,援剿总兵则应该是白广恩。

但是因为陈望的干扰,曹文诏并没有死在湫头镇之战。

在戊寅之变之后,曹文诏向着杨嗣昌推荐了陈望和曹变蛟南下剿匪。

所以曹变蛟并没有成为东协的总兵,而是在南方追击张献忠。

曹文诏的加入,改变了八镇总兵的割据。

曹文诏原先就是援剿总兵官,白广恩自然是不可能取代曹文诏的地位。

因此白广恩也就成为了东协的总兵官。

而原本应是大同总兵的王朴。

在此前围剿李自成的成、阶之战中,被李自成击败。

使得李自成再越关山进入川北冲出重围,将追剿的明军就此远远的摔在了身后。

洪承畴大怒之下,直接夺了王朴的官职,将其一撸到底。

这位导致明军在松锦从撤退演变为溃败的无能之辈,并没有机会出现在松锦。

现在替代他的,是出身北地将门的姜镶。

二月二十七日。

洪承畴令。

仍以吴三桂、刘肇基官兵驻于松山、杏山之内。

以其所部官兵一万五千四百出镇于前屯卫、中后所之间。

以驻防蓟州官兵一万六干仍分布于中协四路、东协建昌、冷口、两协墙路之界。

以山海关、永平抚臣朱国栋驻山海关。

以山海关总兵马科出中后所、前屯卫。

以援剿援剿总兵曹文诏,密云总兵唐通、辽东总兵王廷臣、三镇合兵,驰援松、杏。

东协总兵白广恩,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姜镶,留守宁远,以为后援。

至此。

决定着明清两国国运的松锦之战。

就此拉开了序幕。

……

武平卫城,东城城墙之上。

陈望内穿罩甲,外着红袍,头戴毡帽,行走在城墙的马道之上。

身侧,陈功、赵怀良两人俱是罩袍束带,按刀而行。

身后,一众甲兵皆是佩刀执枪,亦步亦趋。

武平城外。

三月本是春暖花开时。

但是放眼望去,入目之处仍旧是一片萧瑟。

层层的营帐遮蔽了视野,林立的旌旗挡住了眼界。

“辽东塘报,三月三日,前锋移军至松山城附近的石门,与围城的清兵遭遇。”

“清兵事先伏击,宁远总兵吴三桂陷入重围,诸镇闻声而援救,自午时血战至黄昏日落之时。”

陈功跟随在陈望的身侧,向着陈望禀报着不久前传来的消息。

“战局僵持,清兵欲退,援剿总兵曹文诏领甲骑千余,突入清兵阵中,阵斩清军正蓝旗佐领一名,夺其将旗。”

“清兵大溃,往北败逃,战后共得首级二百六十七级,杀伤无算!”

陈功紧握着拳头,他的双目赤红,涨红了脸。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广宁之败,尽失辽西,他们只能背井离乡。

自建奴崛起以来,罕有捷报通传,而今再传捷报如何不让人心神激荡。

“宁远兵伤亡千余,其余诸镇伤亡也有千余人。”

陈望凝视着手中的塘报,上面清楚的记载着战斗的经过。

战后获取的首级有将近三百级,这无疑是一场真正意义的大捷。

清军这一战的伤亡,绝对在千人之上。

战斗的经过,自然是经过了一定的粉饰,但是关键的信息却很难隐瞒。

这样规模的大战,经历重重人手,要想尽数隐瞒并不现实。

首级的数量绝无造假,这是万分确定的,而且一般明军真正斩获的首级比起塘报上报的要更多。

原因很简单,首级论报都是实打实的功绩或是白银。

一颗真夷的头颅便是五十两白银,这还是直接报给朝廷的价格。

若是私底下的买卖,各镇的将官可是愿意花费不菲的代价。

往昔还在辽东的时候,陈望就卖过几颗首级,因此得来了不少的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