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如此鳌拜还是领着护军营的兵马且战且退,最终安然撤离。
“阿代,你领旗下的兵马,往锦州而去。”
目送着鳌拜领兵远去,黄台吉再度调兵遣将。
“巩阿岱,你领本部兵马,也去驰援锦州,进驻东西石门。”
一条条军令下达,长岭山清军大营转瞬之间已经是沸反盈天。
一队又一队的清军甲兵缓步踏出四方的营门,旌旗摇动,号鼓缓鸣,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向着战场开赴而去。
日暮西山,渐渐西斜。
远方,残阳如血,殷红的晚霞遮蔽了半边的苍穹。
随着越来越多的甲兵涌出营地。
长岭山大营因此很快变空荡了许多。
沸腾的营地最终变得沉积下来。
光芒慢慢的退却。
黑暗逐渐开始笼罩大地。
星星点点的灯火逐渐在松锦的山间原野之上明亮了起来。
“陛下。”
望台之上,内大臣图尔格上前了一些。
“陛下万金之躯,如今调派兵马驰援各处,长岭山大营仅余三千兵马,护军仅余五百,是否太过薄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妨。”
黄台吉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明军想要进入长岭山,就必须要先越过岭下东西两处营地,右营有多铎在,左营有杜度在,不可能有失。”
多铎和杜度两人的政见先抛开不谈,两人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将,麾下领的也都是本旗的精兵,有他们护卫在侧翼,完全可保长岭山无忧。
谈话之间,马蹄声再响。
黄台吉下意识的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背负着三面令旗的传信骑兵,已是飞驰而来。
黄台吉神色微变,望台之上一众清军将校也是神色凝重。
“松山密报!”
被封装的严严实实的情报,直接便交到了黄台吉的手上。
黄台吉的眼神先是疑惑,而后变成了震惊,在之后变成了庆幸,最后演变成了大喜。
“哈哈哈哈哈哈!”
黄台吉心中舒畅,仰天长笑,竟喜形于色。
望台之上众臣神情疑惑。
黄台吉城府极深,极为少见这样的情况,定然是发生了什么惊天的变故。
不过也不需要他们去猜,因为黄台吉已经挥动手中展开的信件。
“诸位!”
黄台吉的声音浑厚而有力,完全不复此前的虚弱和低沉。
望台之上,熊熊的火光在劲风之中不断的摇曳着。
照耀在黄台吉的身上鎏金盔甲之上,显得极为光耀。
“明军,要逃了!”
黄台吉的话音落下,望台之上一众清军将校的神色也同样是快速的变换。
先是难以置信,而后便是放松的狂喜。
“哈哈哈哈哈。”
黄台吉心中畅快,言道。
“明军这些时日摆出决死的势态,又在锦州城外云集重兵,都只不过是想要声东击西。”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突围而出,削弱我们在壕沟周围的军力。”
这些时日以来,明军各项调动,本来有很多让黄台吉疑惑不解的地方。
这一封从松山送来的情报,使得黄台吉的视野明朗无比。
明军果然没有决死的勇气,也没有决死的条件,他们想要逃走。
单凭松山一地的粮草,明军根本没有办法长久坚持。
被围困在松山,只能坐以待毙,就像是瓮中之鳖无处可去。
“传令鳌拜,入夜之后,领护军进驻石灰窑。”
“传令杜度,多铎,从麾下分派两个牛录,也往石灰窑去。”
“再令,尚可喜、耿仲明领本部兵马入夜之后进驻石灰窑后方,埋伏于壕沟之后,作为后队接应。”
黄台吉的眼神阴冷,冷声道。
“明日,就让石灰窑成为八镇明军的埋骨之所,成为我大清的龙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