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无限集团

“我感觉自己压力好大啊。”

“你瞧见没?刚才那是《路透社》的媒体,可是却被要求不能乱采访,现场的秩序太严苛了!”

摄像大哥,忍不住擦了擦手心的汗。

而一旁的电视台的领导忍不住说了句:

“小刘,你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身份!”

“你现在代表的可不是你自己,是我们潼川省电视台,代表的是我们潼川媒体的形象和身份,也是代表的我们的专业素养!”

副台长这一次亲自赶过来,就是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说完之后,副台长也是对着肃然微微笑了笑,继续笑着说道:

“小苏,你也是!”

“你这一次,可得好好表现。”

“我听上面的人说了,这一次你的采访,很有可能,被翻译成英文,直接在海外媒体上播放。”

“你可得好好加油啊!”

“紧张,是肯定的,我们也理解,但是……”

“你也得明白一点,陈局长虽然让你作为他的专属记者,可却不能恃人傲物。”

“不能仰仗着陈局长,你就拉低我们的职业水准!”

“这是在全球领域的一次曝光,你应该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这是有政治属性和压力在其中的。”

“明白吗?”

听见副台长的话,苏染连连点头:“我知道了,周台长。”

“我已经准备了很久了。”

周维康点头:“嗯,那就行!”

“好了,开始吧!”

话音落下。

苏染最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随后对着镜头笑了笑:“可以吗?”

摄影比划了一个手势:“ok!”

很快!

苏染站在会场中央,对着镜头微微一笑,甜美大方,优雅端庄。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潼川电视台记者苏染。”

“我们现在站在首都的国际会议中心,等待即将开始的全球首届杰出新药贡献奖!”

“这个奖项,是《自然:新药发现》联合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药学组织……等诸多权威国际医药研究等诸多机构,颁发的首个奖项!”

“根据我们了解,本届首届颁奖仪式,含金量不逊色于拉斯科医学奖,同样也足以和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平分秋色!”

“大家可以看到,整个会场已经坐满了人!”

“而这些人,全都是来自全球各地,国内外最顶级的医学药学领域的权威人士。”

“今日,我们即将见证伟大的一幕诞生!”

说话间,忽然一个人影出现在了镜头里。

正在直播看电视的观众们看到这个人之后,顿时激动了起来。

“屠呦呦!快看,竟然是屠呦呦老先生,她竟然也来了!”

“是啊,屠呦呦老先生也来参加陈路的颁奖仪式了!”

“真的太给面子了!”

“哈哈哈,我们潼川省也能出现一个这样顶级的科学家。”

“……”

很快,苏染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

她内心突然紧张了起来。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可是,苏染却担心,自己这么过去,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这样级别,这等咖位的诺奖得主,她内心还是没有底气的。

可就在这时候,屠呦呦老先生竟然对着自己微微一笑,甚至……点了点头。

看到这一幕,苏染内心瞬间激动了起来。

她连忙走了过去:“屠老,您好!”

“很荣幸在这里看见您。”

“不知道……方便不方便,对您进行一个简单的采访?”

屠呦呦微微一笑:“呵呵!”

“苏记者,不必客气。”

“我看过你对陈路的采访。”

“呵呵,网上不是都在说,你是陈教授的御用记者吗?”

“呵呵呵呵……”

屠呦呦开玩笑的话,让现场瞬间少了几分尴尬。

苏染此时也忍不住愣了一下,面对屠呦呦老先生的玩笑,她自然也感觉到了几分荣幸。

“陈教授只是平日里比较忙,没有那么多时间接受采访。”

“屠老,您是来参加陈教授的颁奖仪式的吗?”

“请问,您对陈教授这一次获得该项奖项,有什么看法?”

屠呦呦这时候,收起了笑容。

她面色认真的说了句:“我对于陈教授,其实关注很长时间了。”

“他在中医药领域,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天赋,他的才学从来不局限于某一个单独的领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中医药现代化想要发展,需要的便是这样的综合性人才!”

“而且,关于陈教授的这一次获奖,我并不觉得是偶然或者意外。”

“这是他实力所归!”

“而且,我和我的团队,对陈教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度分析和复原。”

“事实证明,陈教授的这一项研究,可以说是他为中医药,构建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

“现代医学的机制,本质上就是靶向药。”

“这种靶向药物的机制让每一种药物可以精准的到达病灶。”

“而我们中医药的治疗机制,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观念,但却缺乏精准的靶向机制,这也是为什么中医药目前没有得到世界很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原因所在。”

“而现在,陈路的研究,利用对中医药疗法,对中药君臣佐使机制,从而探究出来了一种多靶点的方向。”

“这就是他的伟大!”

“他真的让中医药再次伟大。”

“而深度研究的结果证明,陈教授研究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我相信,历史会证明这一点的。”

屠呦呦在评价陈路的时候,可以说是毫不吝啬。

甚至把陈路的研究,放在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

苏染在采访的时候,听到这些话,都感觉到有些难以置信。

能让屠呦呦老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足以说明陈教授的水平很高。

同样,正在观看直播的那些观众们,他们虽然不懂得陈路这项研究的含金量。

可屠呦呦的含金量,他们是懂得。

现如今,听见屠老先生对于陈路的评价如此之高,顿时让大家都感觉到了一种兴奋和激动。

苏染突然问了句:“屠老先生,您觉得,陈教授在未来,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吗?”

这个问题一出口,一旁的副台长都有些惊讶!

甚至,那摄像的手心,都忍不住渗出汗水。

这个问题……

同样,观众也多少有些紧张。

屠呦呦看着略显紧张的苏染,微微一笑:

“呵呵,你不用这么紧张。”

“首先,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其实不逊色于诺奖,更何况是第一届奖项。”

“其次,关于陈教授未来的发展,其实大家压根不需要担心,因为……”

“他的这一次研究成果,足以催生很多诺奖!”

“他发现的,是一种机制,是一种技术,而不单纯是一种新药!”

“甚至,接下来的几年,我有可能相信,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得主们,有可能都是陈教授的这一次研究成果而催生的!”

“谢谢!”

屠呦呦说完之后,笑着带着团队成员离开了。

留下的众人纷纷被屠老的这一番话,给说的沉默了下来。

因为这个评价,太高了!

苏染激动的对着镜头,开口道:

“刚才,我们有幸和屠老先生进行了一次对话!”

“通过屠老的对话,我们似乎看到了一次科学巨擘对话传承的场景,这是一次伟大的跨时空的对话,也是一次传承和接力!”

这时候,背景音乐响了起来。

现场很快安静了下来。

苏染也连忙说道:“本次颁奖仪式,即将开始,让我们把视线移交到现场!”

很快!

伴随着典礼以交响乐开场。

现场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道道的身影。

一个个科学家在大屏幕上出现,很快,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年轻的男子。

便是陈路!

现场,彻底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忍不住抬头看向大屏幕。

乐章随着陈路的科研历程起伏。

当大屏幕播放其团队利用生物信息学破解疾病发生机制的动画时。

现场的观众席爆发出惊叹,因为这段成果便是发表于《自然:新药发现》杂志。

并入选《自然综述·药学》年度突破的最新成果。

灯光骤暗,一束追光聚焦于舞台中央。

台上,主持人缓缓走了上来。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我们能在这里,见证历史性的时刻!”

“今天,是全球杰出新药贡献奖的颁奖时刻……”

“……”

“接下来,有请今天的主角出场。”

话音落下,陈路缓步登台,他一身黑色西服,整个人挺拔无比,在聚光灯下,更是显得无比夺目。

就在陈路站在台上的时候,他身后浮现其代表性论文中揭示的“可变剪接技术在靶向药分析的调控网络”三维模型,金色数据流如生命之网般流转,象征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

三维投影技术这一刻,宛若是金色羽翼,让陈路在此时此刻,变得光彩夺目,无比耀眼!

很快,灯光平静下来之后。

突然,前排的很多专家学者,纷纷站了起来。

这似乎是国际权威的集体致敬!

那些成名已久的科学家、医药领域的权威、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药学组织等诸多大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全都在这一刻,站起身子,为陈路鼓掌。

接下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药学组织、《自然:新药发现》等组织的负责人纷纷登台致辞。

世界药学组织主席在致辞中称,陈路的研究“重新定义了新药发现的底层逻辑”,尤其是其团队发现的靶点分析等多项技术在多种疾病中的关键作用,为全球数千万患者带来希望——这一成果曾发表于《人类遗传学杂志》,并推动多款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玛丽亚·斯克里普斯更亲临现场,将奖章授予陈路时感慨:“他证明了基础科学与临床转化的完美共生,为中国中医药搭建了走向现代医学的桥梁……”

……

现场,全都沉浸在此刻的荣耀之中。

这一刻,学术没有国界。

或者说,学术并不应该存在国界,那些最顶级的科学家们,心中的梦想,从来都是攻克那些人类未解的难题。

……

……

此时此刻。

首都。

一个高档小区。

聂国平看着电视里的陈路无比闪耀的站在领奖台上,被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人员授予奖项的时候。

手里的玻璃杯直接愤怒的摔在地上,碎了一地!

妻子看见这一幕,顿时脸色阴沉:

“你干什么!”

聂国平直接吼了出来:“他凭什么!”

“他只是……”

只是,聂国平的话还没有说完,妻子就冷哼一声:

“凭什么?”

“聂国平,你是不是以为陈路有今天,都是因为你!”

“我告诉你,没有你,人家依然能站在这个舞台之上。”

“你以为你是谁?”

“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

“我发现,你有时候真的太过于自以为是了!”

“你也不看看你今天为什么沦落至此!”

“我父亲不止一次和你说过,要有眼光和格局,可你就连陈路这样的人才都不能包容。”

“你现在还生气?”

“若是你能抓住陈路这个机会,你完全有机会更进一步!”

“这一步,有多难?你不是不清楚。”

“全国部级干部三千多,能更进一步,到达殿堂级,靠的不仅仅是你的个人能力。”

“还需要诸多机缘和气运!”

“陈路,明明有机会成为你晋级路上最关键的一环的,可你做了什么?”

“明明董成浩和陈路关系是最尴尬的,甚至可以说是势如水火,你在其中,明明可以帮助陈路!”

“可你直接把和陈路的所有友善,不仅消耗殆尽,反而……最后必须要走一人!”

“人家董成浩现在即便是不会再进一步,但是也绝对会稳稳当当的。”

“因为他可以和陈路,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