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隆武政权成立

这场血腥屠杀持续了整整十天十夜,直到整座扬州城都陷入了死寂之中才渐渐平息下来。原本繁华热闹的扬州城如今变得一片狼藉,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们,则永远无法忘记这段可怕的经历……

在风景如画、人杰地灵的杭州城,时间来到了璐王弘光元年五月下旬。这本应是一个风和日丽的美好时节,但一道惊天动地的消息却如晴空霹雳般传遍了整个城市——弘光帝朱由崧不幸被俘!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一众大臣心急如焚。

他们深知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稳定局势。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的商议,众人决定恳请当时身在杭州的朱常淓出面监国。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终于,在六月初七这一天,邹太后(朱由崧的嫡母)展现出了非凡的决断力。她当机立断,下达了一道懿旨:“朱常淓啊,你身为朱由崧的叔父,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堪称众藩之首。昔日,宣宗皇帝出征时,襄王和郑王曾担任监国,此乃祖宗立下的法度。如今,应当严格遵循。”

六月初八日,朱常淓在众人的期待下于杭州正式称监国。紧接着,第二天,黄道周以他锐利的眼光洞察时局,向朱常淓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应在十日之内尽快即位称帝。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统领天下,凝聚民心,共同抵御外敌。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朱常淓就像那墙头之草,风吹两边倒,毫无自己的主见。他对黄道周的良策置若罔闻,反而一味听从马士英的意见。最终,朱常淓派出了陈洪范作为监国潞王的代表前去与清军谈判求和。

弘光元年六月十一日,战鼓擂动,杀声震天,清军如饿狼扑食一般向杭州疾驰而来。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等一众官员吓得屁滚尿流,丢盔卸甲,像一群受惊的狗一样四处逃窜,只顾着自己活命。

然而,陈洪范这个狡猾的家伙却像一条侥幸逃脱渔网的鱼一样,悄悄溜回了杭州。他与张秉贞等狐朋狗友勾结在一起,规劝潞王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干脆出城去恭迎清兵进城,大开城门直接投降算了。

楚王朱华壁得知这件事后,心急如焚,连忙赶来劝说潞王:“国家命运多舛,竟然衰败到如此地步。殿下您的仁德和美名,远亲近邻无人不知,天下那些有见识、有勇气的人,都会纷纷投靠殿下,一起奋起反抗敌人。周武王的子孙们,怎么能不怀念留恋自己的故乡呢?当年宋朝虽然只剩下半壁江山,但依然能够延续很多年。更何况我们大明还有福建、广东、云南、四川这些广袤无垠的土地,都是我们曾经的领地啊!现在如果不振作起来奋力一搏,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时过境迁,一切就都无法挽回了。将来就算想要一块小小的立足之地,恐怕也是痴人说梦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常淓回答道:“您别再说了!我没有这样的才能。现在百姓们的心意已经无法挽回,我又能和谁一起努力呢?”朱华壁生气地说道:“殿下怎么这么糊涂啊!朱家的子孙都不肯尽力,他们还有什么指望不去投靠别人呢?如果真的能够拿起三尺长剑,发誓要与国家同生死共患难,那么即使再弱小也可以奋起抵抗,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吃着我们祖宗饭的人呢!”朱常淓又推托说:“兵营里的士兵恐怕不能任用,钱粮谷物肯定也不够供应。我这样做,也算是有先见之明吧。”朱华壁哭着劝告说:“如今国安军有数万人驻扎在西郊,正在请求指令,而且鸿达溃散的士兵还可以重新召集起来。另外,可以动用布政司储存的资金,再加上盐运司所储备的物资,不需要再去征收赋税。这五营额定的兵力,从东阳、义乌出来的都很健壮,再招募一些优秀的人才,只需要一天就能到达,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然而,朱常淓最终还是没有听从,朱华壁愤怒地甩了甩袖子站起身来,扯下自己头上的帽子和腰间的玉带扔到地上,然后离去。

弘光元年六月十三日,朱常淓打开城门投降了清朝。

离开繁华热闹、人声鼎沸的南京城后,朱聿键一路风尘仆仆地朝着广西方向前行。然而就在这漫长旅途中,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他——南京城竟然已经沦陷!

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让朱聿键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但同时也勾起了他对过去种种经历的回忆。尤其是那位曾经在朝堂之上劝说弘光皇帝释放自己的大人,更是令他感慨万分。

而如今,这位大人再次出现,并向朱聿键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原来真正解救他于危难之中的并非别人,正是福建总兵郑芝龙!得知此消息后的朱聿键心情异常复杂,一方面对郑芝龙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另一方面又对当前局势感到忧心忡忡。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朱聿键决定改变原定行程转而前往福建。毕竟那里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或许能够找到更多关于未来发展的线索和机会。于是带着满心期待与希望踏上了通往福建之路……

弘光元年闰六月,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在这一天,大明王朝迎来了它新的主宰——朱聿键。这位被众人寄予厚望的皇室后裔,终于在郑鸿逵、郑芝龙以及黄道周等忠臣义士的拥戴下,登上了皇帝宝座,并将年号改为"隆武"。

福州城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之气弥漫着整个城市。人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庆新皇登基。朱聿键身着华丽龙袍,头戴皇冠,面容庄重而威严地站在皇宫大殿之上接受群臣朝拜。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振大明江山、恢复昔日辉煌的重任,但同时也明白前方道路崎岖艰难。

郑鸿逵和郑芝龙作为辅政大臣站立两旁辅助新帝处理政务;黄道周则以大学士身份出谋划策全力支持新君施政改革。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能让这个风雨飘摇国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