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忧心(增加章 可重看)

“都水监这一块儿的工部可有例行检查?”

顾振的冷汗都下来了,这冷不丁的冬日里皇上怎么会问起这个?

“水监这一块儿是阮大人负责。”这话说的顾振有些心虚,自从汛期过后他没怎么关注。

“呵呵!”周景帝冷笑“怎么?难道我不知水监是阮国安?”

“怎地,顾尚书忙的没时间兼顾?”周景帝本来就因为河州道的事情心里憋的烦躁,这纯粹是找到了宣泄口。

顾振两眼一闭,得!他这是撞在火口上了,也不知道皇上这是在哪儿受的气,么。

一般情况下不是汛期他作为工部尚书确实不怎么管的,只有汛期来临之前之前他确实会督察一番,以往确实就是这么做的。

“哦!朕以前不知你们就是这么做事的?拿着朝廷的俸禄这是在糊弄谁呢?”周景帝大发雷霆。

顾振惶恐“臣不敢!”

周景帝冷哼一声“不敢?还有你们不敢的?你们这是不是就是政务懈怠?”

下首百官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这……这刚过完年初七,皇上这……这是怎么回事儿?

这又不是汛期为何冷不丁的就问起了关于水监的事儿。

阮国安在下面冷汗涔涔可是连抬手都不敢。

平日里这个时候他最是闲适,往往在汛期来临之前他才会忙得不可开交,但是这也是属于寻常情况。

毕竟现在不是汛期河道的水位都不知道下降了多少,怎会有问题,他也就偷闲了。

这河道的巡防他确实没怎么监管,现在还没开春呢,干活也不该是现在。

“好!好的很!”周景帝瞥了眼下首的官员“不防阮大人来说说,阮大人可是主管水利的。”

阮国安背后早已经被汗浸湿,从皇上问起都水监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跑不了。

“臣……是臣疏忽!”阮国安自是知道周景帝最是烦给自己找借口的臣子,索性这事儿他也不亏,他认了。

周景帝今日一问便知这是都水监的在干什么,怕是要等到汛期来临前才会突袭巡察。

倘若只是临汛期前检查肯定是草草了事,想来必是发现不了什么的。

越想周景帝越是生气,这就是他的臣子。

“你们应该知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就这么这么忠心的?”周景帝的剑眉紧紧拧着。

周屹渊自是知晓父皇是因何而发脾气,虽然这些人是撞在火头上了,但是这些人也不亏,玩忽职守可是一点也不怨。

“顾大人,河州道的刺史近来可有汇报地方情况?”周景帝在上首踱步。

以顾振对皇上的了解,怕不是什么好事儿,顾振抹了一把冷汗“皇上,臣听闻郑大人言河州道地区有旱灾,特别是河南郡自秋以来从未下雨,目前……目前也未降雪!”

周景帝的脚步一顿,这事儿河州州刺史郑川确实在折子上提过,不过那是自己没当回事儿。

“至今仍未降雪?”周景帝问。

顾振擦汗“没……没有!”

其实这事儿顾振也想过再次禀告的,不过想着冬日里总要下雪这事儿也就推推搡搡到现在。

降雪这事儿谁说的?说不得明日就下雪了,况且这事儿听郑川所言在折子上以前提过,不过周景帝没有回复。

所以他也想着再等等,谁知等到了皇上亲自来问。

顾振心中懊恼,早知道应该再次报备的。

周景帝现在也不再纠结这个旱灾不旱灾的,没粮食可以从别的地方运,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排查河堤。

“黄河贯穿整个河州道境内,作为水监难道不应该排查吗?”周景帝怒极反问。

阮国安一直请罪嘴上应着是,心里想的却是黄河岂止贯穿整个河州道,那是贯穿整个大周朝。

可是为何皇上单单提出了河州道,莫不是有什么引伸的含义?看来下完朝是要和顾尚书研讨一番。

“顾尚书,每年黄河河堤的维护费用有没有及时到位?”周景帝冷眸瞥了一眼冷汗连连的顾振。

这个顾振是有些本事,也是他亲自提拔上来的,但是如果此事处理不好,他可不会轻饶了他。

顾振抹了一把冷汗沉声道“皇上,此事臣自是不敢大意,每年的河堤维护银两都及时到位,工部的账册支出记录的明明白白。”

周景帝闻言冷哼了一声“要是这点儿在做不好,工部尚书就可以换人了。”

此话一出顾振的脑门“嗡嗡”作响,这些年周景帝还从未如此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告诉你们,不管是不是汛期河堤的巡察和维护是少不了,不能只等到汛期来临之际草草了事,特别是黄河,一旦有意外就是不小事,诸位大臣心中应当明白。”

“朕虽然不曾亲临河堤检查巡防,但是现在是冬季水位降低,此时正是好时机,不知阮大人朕说的可否正确?”

阮国安点头如捣蒜“吾皇所言正是!”

至于是不是受教只有他自己心中清楚,毕竟任职都水监多年,这些常识他是知道的,但是现在没有兴修水利,都水监的人手有限,所以也就没有冬季巡察。

何况以往都是夏季来临前才开始巡察的,上一任水监也是这么干的,没见出什么问题。

故而他也继承了上一届水监的惯例,不曾想今日皇上竟是突然问起。

"朕今日就不防就告诉你们,朕近来会严查关于河堤巡察的事情,你们该传话传话,该亲自去就亲自去,一旦让朕发觉有些懈怠,那么你们的脑袋就该搬家了。”

下首的众朝臣各个面面相觑,随即垂着头“谨遵圣旨!”

众朝臣:皇上果然什么都知道,竟然还让我们传话····

周屹渊看着自家父皇的一通操作心中感叹,父皇不愧是登基多年的,这些政事处理起来很是得心应手。

安王眼皮子一跳,刚才父皇专门问了河州道这是何意?自己大舅舅可是河州道的刺史,难不成是真的有事?

他舅舅这两年政绩不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过完年会调任京都任职,难不成大舅真的动了不该动的银子?

父皇可是提了黄河河堤儿维护银子,难不成舅舅真的动了?

安王心中思绪万千,看来要给自己这个舅舅通通信了,倘若大舅真挪用了 ,现在应该来的及,当然他的信得快。

本来御史台的人要奏武安侯府嫡女关于凤命的事儿呢,但是周景帝这一通脾气下来愣是没人敢说了。

荣王有些鄙夷的看了一眼御史大夫之首的赵永杰,这永杰不着痕迹的移开了视线。

容王的眸光更甚。

赵永杰撇了撇嘴:要不您上?

荣王:咱们到底谁是御史大夫?

赵永杰:我是御史大夫不假,但是我又不是傻子,这会儿的皇上谁敢惹?他又不是活的不耐烦了。

荣王: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