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谋深算的封承清在与杨杭一番客套寒暄之后,终于明白了对方此行的目的。
事实上,早在封印大阵比试结束之时,封承清就已经有所察觉。
当时,他派人检验了所谓的林凡骨灰,结果却发现那竟然是杨卫的骨灰。
再加上后来从西北边陲返回的修士们的报告,他们声称有一个名叫李林的人,其行为举止和修炼的功法都与林凡极为相似,而且李林出现的时间正好与林凡失踪的时间相吻合。
更重要的是,在越国修真界从未听说过李林这个名字,这就更让人怀疑李林其实就是林凡的伪装身份。
如今,从杨杭口中再次确认了这个猜测,封承清心中已经有了定论。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急切,反而是镇定自若,与杨杭周旋了一番。
最后,他承诺开阳学院将会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并保证会给杨杭一个满意的答复。
杨杭听到这里,内心不禁暗自咒骂封承清这只老狐狸,他深知此人精明无比,难以轻易打动,但杨杭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接着,他巧妙地转移话题,决定投其所好,于是主动提起了修炼上的难题,特别是有关突破至化神期的关键——领悟“势”和“意”。
他故意提到了他的师兄卫雨老祖是如何领悟了“势”和“意”的,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不已。
说到这里,杨杭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封承清的脸庞,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眼中的一丝兴趣。
他不失时机地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简,轻轻放在桌上,声称其中记载了卫雨老祖对于“势”和“意”的独特见解。
杨杭强调,虽然每个人的领悟过程都是独特的,但参考其他人的经验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甚至可能悟出属于自己的‘势’和‘意’。”
毫不犹豫地,杨杭将这个珍贵的玉简递给了封承清。
尽管表面上封承清做出一副推辞的姿态,声称自己受之有愧,可手上动作却丝毫不慢,紧紧抓住了那枚玉简。
杨杭见状,笑着表示,清风学院与开阳学院同属于越国修真界的四院一宗一门,本应同气连枝,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玉简既然对开阳学院院长封承清有用,那么送给封承清院长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