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四川方言部分词汇考释:“鸡公叫”谓“雊”等,共10则

?,普通话音zhí,同「殖」, 脂膏放久而腐坏。?,膏败也。

又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相胶注】脂膏?败。?,黏也。通俗点说就是肥肉腐败了,油糊糊的。四川方言有“油??”一词,不过“?”字音颚化为 jí 了。

5、跩

跩,普通话音读作zhuāi,zhuǎi,其本意为〈方〉∶走路像鸭子似的摇摆或摇晃不稳、一摇一摆的走路。

四川方言音zuǎi,词义①摇晃不稳、一摇一摆的走路。②得意忘形的样子。

6、班辈

字辈/行辈。

班辈,既指同姓字辈,也指与亲戚之间的行辈。比如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同一字辈,表兄弟姐妹同一行辈。

元·佚名 《举案齐眉》第三折: “咱与你甚班辈? 自来不相会,走将来嗑牙料嘴。” “甚班辈”谓不同行辈。

《醒世姻缘传》 第十八回: “(媒婆) 俱来与晁大舍提亲,也不管男女的八字合得来 合不来,也不管两家门第攀得及攀不及,也不论班辈差与不差。”

过去民间联姻论字辈行辈,表亲也可以结婚,但不能跨行辈,不然称谓就会乱套。比如表哥表妹年龄差不多可以结婚,但是表弟不能与年龄相差不大的下一辈(比如表姐的女儿)进行婚配。

7、板牙。

过去谓门牙为板牙。

《喻世明言》卷二十五: “其人生得面如噀血,目若朗星,雕嘴鱼腮,板牙无缝。”

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 卷二十二 《鱼》: “河鲀以番禺茭塘所出者为美……与产他县大而板牙色白者异。”

8、拌嘴皮

争吵,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