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朝堂争议

曙光战 老幺陈辰 1317 字 3天前

皇宫的早朝会上,文武百官再度汇聚一堂,就灾后重建的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争辩。

晨光初照,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气氛凝重而庄严。

户部尚书郭海,身着华美的朝服,手持笏板,步履稳健地走到大殿中央,开始详细汇报起曙光城在梅山镇的重建工作:

“陛下,曙光城在离洛京城八十公里处的梅山选址,削平了两座相邻的山头,填平后形成了一片近三平方公里的广袤平地。

“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已矗立起两千余栋房屋,妥善安置了两万余名灾民。

“此外,他们还开垦出八万余亩肥沃的良田,百姓们正抢抓农时,积极播种。

“梅山河上架起了两座坚固的石桥,不仅将通往洛京城的官路拉直,更直接通向了梅山镇的中心。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梅山河一侧的山上,曙光城还按照要求,引导百姓种植了近万亩的梅果林。

“在梅山镇内,曙光城还设立了加工坊和养殖坊,养殖了数千头毛猪、数百头黑牛以及上万只家禽,百姓的生活正在有条不紊地恢复之中。”

夏柏皇帝听闻郭海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微微颔首,赞许道:“好啊,这个曙光城确实有些能耐,不知他们在我国其他地方的援建进展如何?”

郭海闻言,再次躬身行礼,回答道:“回陛下,曙光城共援建了二十余个灾民村庄,其中在唐元国内的有十二个。

“目前,这些村庄的总体进度都相当可观,已经为二十万灾民解决了住房、饮食以及后续生存问题。

“其中,雷山城的进展尤为迅速,近三万灾民已经入住新居,生产生活正在逐步恢复。”

然而,就在此时,吏部尚书郝然却站了出来,他神色凝重,语气坚定地说道:“陛下,如今各援建的村镇已经有序地投入到了生产生活中,我们理应派人去接管这些村镇的管理。

这些村镇人口众多,一两万人口的规模绝非小村小镇。按我唐元国律法,应设置相应的府衙,派遣官员前去当差管理。

曙光城虽积极参与援建,但他们并无管理权。管理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臣担心曙光城会借机派员再次侵占我唐元国的疆土。”

兵部尚书赵浩也紧随其后,义正言辞地补充道:“陛下,臣认为郝然大人所言极是。我们不仅要向曙光城援建的村镇派出镇长和相关的衙役等人员,以接管并维护秩序,还要派出相关人员前往各村镇复核百姓的农田、果园面积以及他们饲养的家畜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