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山下,车马嘶鸣,人来人往。行商小贩大声吆喝,卖力兜售自家产品。
睡佛寺不对外开放客房,每日日出开门、日落闭寺。远行而来的香客若是错过时间,就只能歇在山脚客栈中。
虽说不是节气假日,香客们还是有序排起长队。
若是自诩心诚的,也有守在石阶附近熬一宿,等僧众清晨下来接待。
即使达官贵人,在这里也没有过多特权。
今日却有些不同,山脚来了个邋遢的老汉,弓着腰拄着拐,背着破布行囊,手里还捧着陶碗。
他身上味道熏人,旁人瞧了远远躲开。小贩也不愿靠近,生怕被他碰着,今日就卖不出货去。
只是他站的靠前,香客们却想不起身边何时多了这么个人物。
有贵人瞧不下去,喊来小厮驱赶老汉。
倒也奇怪,几个小厮上前怒骂推搡,反让他站到最前,紧挨着石阶。
眼见搞砸了主子的吩咐,几人就要强拉老汉离开,石阶上传来歌声: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歌声抑扬顿挫,洒脱不羁。
常来的香客认出是法静大师,纷纷双手合十呐喊:“法静大师,今日是您来接待香客?可是寺中有甚大福报,让我们同享!”
就见‘法静’止了歌声,看向众人,面色似哭又似笑,眼神仁慈又悲切。他口中喃喃道:“错啦,都错啦。”
随后大喊出声:“错啦,小僧不是睡佛寺法静,而是行脚僧道济。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他大步走下,丝毫不在意众人眼光,眼见就要没入人群。
邋遢老汉突然松开木拐,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哀求道:“您行行好,给点吃食,老汉两天没进一粒米了。”
陶碗递到面前,他身子越发显得佝偻。
道济瞧他眼生,只当是远来虔诚的香客,带着歉意道:“老丈,我身上也没有余粮,你且问别人去吧。”
说罢就要挣开老汉。
不曾想,老汉踉跄倒下,一把抱住他大腿喊道:“睡佛寺的和尚打人啦!打人啦!”
道济哪里遇到过这种无赖货,竟有些不知所措。他有意用神通脱身,又觉得有些不妥。
好在周围香客瞧得明白,纷纷声援过来,七嘴八舌指责老汉,还有人忍着臭味就要拉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