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清廷的格局

开篇激战1860 琳琅岁玥 1129 字 2个月前

英国也因此对大清十分不满,宣布召回其他在北洋的英国人员,并不再接纳清廷选派的海军留学生。双方之间的海军合作,就此转入低潮。

琅威理的离开,破坏了北洋海军内部的权力平衡。丁汝昌失去了这个得力帮手后,再难驾驭那些桀骜不驯的闽籍下属。

北洋海军在失去了严厉的教习后,训练和军纪也日渐下滑,逐渐为旧式的官场恶习所侵染,日后终受其困。

可眼下,这些情形尚未昭彰,至少李鸿章是看不出来的,还因北洋海军现有的成就而感到沾沾自喜。

作为外人,两江的海军将领们虽已能察觉一二,却也不会拿这些看似捕风捉影之事,向李中堂陈述。

而在结束了旅顺的各项巡阅后,李鸿章又把巡视的活动转往山东各口。

直到近十日后才返回天津,结束了这场北洋海军成军后的第一次大校阅。

在此期间,陈济怀的特使秘密的拜会了李中堂。

所为之事,是就沙俄近期的举动,探听李大人的态度,并且期望能够共同加以应对。

然而,很遗憾的是,作为官场老将,李鸿章表现得滴水不漏。既对两江的建议不置可否,又称如何对待沙俄还得依照朝廷的旨意行事。

北洋方面如此作态,让陈济怀等人很是不爽。在此后又数次试探无果后,便彻底放弃了与其联合之念。

日后之事暂且不提,却说李中堂在此番海上校阅结束后,心中仍是意犹未尽。他在上奏朝廷,汇报巡阅情况的奏折中说:

“自经此次校阅之后,惟当益加申儆,以期日进精强,庶无负醇贤亲王历年缔造之苦心,仰副圣明慎重海防,建威销萌,力图自强之至意。”

而朝廷给他的复旨,也尽是勉力和褒奖之意。

然而,令志得意满的李中堂没能料到的是,紧接着从朝廷传来的消息便是,大清进口船炮军火的活动要从此暂停两年!

这份外购军火的禁令,彻底扼住了北洋海军发展的命脉,而其始作俑者就是户部尚书翁同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