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级指挥!

在仔细地视察完的港口之后,杜致航稍作休整便马不停蹄地前往城南的工业区。这片区域弥漫着机器运转的轰鸣声和金属碰撞的叮当声,空气中隐隐散发着火药的味道。

在这里,矗立着日军的两座规模不大的兵工厂。它们的主要职能在于对各类枪支进行维修保养,并少量生产一些子弹以满足前线的基本需求。然而,由于缺乏完备的生产链条,这些兵工厂尚不具备独立制造枪械的能力。

这时一个神色匆忙的师部作战参谋如疾风般跑来。他来到杜致航和高振明面前后,立即立正敬了个的军礼,随后气喘吁吁地说道:

“报告长官,统帅部急电!”

话音未落,他已迅速将手中那一纸电文递到了杜致航眼前。

杜致航眉头微皱,伸手接过电文,目光快速扫过纸上的文字。刹那间,他的脸色变得阴晴不定起来。站在一旁的高振明见状,心中不禁一紧,意识到情况可能不妙。于是,他赶忙凑上前去,从杜致航手中轻轻拿过那份电文。

高振明定睛一看,只见电文中赫然写道:

“立刻肃清城内日军,尽快恢复滇缅公路正常运行!”

寥寥数语,却犹如千斤重担压在了两人肩头。一时间,高振明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喉咙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憋了半晌也未能吐出一个字来。

“回去,振明你马上派人通知全师营以上军官来师部开会!”

杜致航开口说道,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深知这必定又是上头那位大人物耍弄的小花招罢了。毕竟,战争的实质向来都是为政治利益服务的,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盘算与思量。

那些美国人妄图通过向东南亚战区源源不断地供应物资来牵制住日本军队,从而实现其自身战略目标;而高傲自大的英国人呢,则一门心思想要牢牢守住自家的殖民地,至于全力抗击日本人这种事,压根儿就没被他们真正当回事儿过。再瞧瞧当下的中国吧,心心念念的只是怎样才能从英美两国手中获取到数量充足的物资援助。如此一来,可以说是各方势力均心怀鬼胎、各自打着如意算盘呐!眼前这份突如其来的命令,无疑便是对这一现状最贴切不过的诠释了。谁不想趁着这最后的紧要关头好好表现一番,露露脸呢?

没过多久,原本宽敞开阔的会议室内便人头攒动起来,新 42 师的各级军官们纷纷涌入其中。只见杜致航站得笔直,面色凝重地将那份至关重要的电文狠狠地拍在了桌面之上,并示意众人相互传阅一下。

等到一众军官们逐一审阅完毕后,杜致航方才面色凝重地沉声开口说道:

“诸位,想必大家都已经仔细阅读过这份命令了。没错,这乃是由最高统帅部直接下达的指令,而且据我所知,不仅仅是咱们收到了这样的命令,那些正在前线与日军对峙交锋的其他几支队伍,应该也已接获相同的军令。那么,接下来就让咱们共同商讨一下应对之策,究竟应当如何去执行这场战斗任务呢?”

杜致航心里跟明镜儿似的,非常清楚此次最高统帅部之所以会特意绕开盟军作战指挥部来传达此命令,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不言而喻——这无疑表明了国府高层并不希望史迪威知晓此事,同时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了最高元首对于这位美国佬的强烈不满情绪。尽管一直以来,杜致航对于这种公然违反层级指挥原则、搞越级指挥的行为都是颇为不屑一顾的,但不得不说,这回他倒是发自内心地感激起这个意外出现的“神助攻”来了。毕竟,这道命令恰好与他原本就拟定好的战略规划不谋而合。就算没有这张来自上级的明确指令,他也早就打定主意要想方设法对日军展开一轮全新的猛烈攻势。届时,哪怕无法一举将日军尽数歼灭,至少也要把他们彻底驱逐出仰光城。

原本仅依靠他所率领的这一个师的兵力,尽管可以将日本人击溃,但毫无疑问自身的伤亡绝对不会少到哪里去。然而如今情况却大不一样了,随着这一纸命令的下达,周边的友邻部队将会与他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如此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己方部队的伤亡率,更为他后续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成功地留存下了大量极为宝贵且极具战斗力的有生力量。

此时,营帐内气氛凝重而紧张。只见 86 团团长陈汉武猛地站起身来,慷慨激昂地开口建议道:

“师长啊,依我之见,咱们仍旧沿用以往的战术——发动夜袭,趁日军不备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这样定能让敌军陷入混乱之中,从而一举取得胜利!”

话音未落,坐在另一侧的 84 团团长高凤翔便按捺不住,霍然起身反驳道:

“老陈呐,我可不认同你这个主张!要知道,咱们之前都已经对鬼子发起过好几回偷袭行动了,那些日本人又不是蠢猪,他们肯定会有所防备并且进一步加强防御措施的呀!所以嘛,如果还继续采用这种老套的打法,恐怕难以奏效啊!咱们若真想打赢这场仗,就必须另辟蹊径,想出全新的作战方案才行!”

一时间,营帐内因为两人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而变得有些喧闹起来。不过在场的众人并没有急于出声制止这场争执,而是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 85 团团长康成友。只见此刻的康成友正眉头微皱,双目微闭,一只手托住下巴,似乎正在全神贯注地思考着应对之策。

听到陈汉武略带不满和急躁的话语后,高凤翔也不甘示弱地回应道: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强攻吧,那得死多少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