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位于战场另一侧的英军第一军团长斯利姆正端坐在营帐之中,神情凝重地聆听着史密斯少将的详细汇报。从史密斯少将口中得知,此次英印军 17 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特别是其中的英澳 63 旅,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边缘,其部队建制已被彻底打散、摧毁。相较而言,英缅第一师的状况稍显乐观,但也不容小觑——他们虽然没有遭受如此惨重的人员伤亡,但却丢失了大量重要的武器装备。
听完这一切,斯利姆不禁长叹一声,心中满是忧虑和无奈。他缓缓抬起手,朝着史密斯轻轻一挥,示意对方可以先行退下了。面对如此惨痛的失败,斯利姆深知自己这次可谓是颜面尽失。而更让他感到头疼的是,接下来该如何向亚历山大勋爵如实禀报这场灾难性的战役呢?
时间匆匆流逝,一晃眼半个月就这么过去了。在此期间,英军战败的消息如同旋风一般迅速传遍了各个角落。各方势力纷纷通过各自独特的情报渠道,获知了英军此次惨遭败绩的惊人消息。一时间,整个局势变得风起云涌,各方势力对此做出的反应也是大相径庭。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军方,时任陆军装备局局长的史迪威将军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相关战报。这位经验丰富且目光敏锐的将领在仔细研究了战况之后,当机立断地决定以个人名义将自己对于此事的见解和分析向上级呈报。幸运的是,他很快便获得了上级的许可,可以率先尝试与相关方进行接触。
有利可图当然可以进行拉拢,至于英国盟友,在他们眼中只有半死不活的日不落帝国才最有价值。
得到应允后的史迪威将军丝毫不敢耽搁,立即唤来了曾经与杜致航有过交集的艾尔逊,并直截了当地问道:
“艾尔逊,我想听听你对杜致航这个人的看法?”
“杜致航此人,堪称一名纯粹的军人。他一心扑在军事事务上,对政治领域毫无兴趣可言。其行事风格更是别具一格、不受常规束缚。就拿此次事件来讲吧,若是换作其他任何一位中国将领,恐怕都会选择回国述职,并借此机会晋升官职。然而,杜致航却并未如此行事。据说正因这件事情,连他的叔叔都受到了牵连。”
艾尔逊面色凝重地沉声回应道
这时,史迪威也神情严肃地开了口:
“艾尔逊啊,经过深思熟虑,我打算再次派遣你去与杜致航进行接触。此前你曾在他所统领的部队里担任过联络官一职,有着这样一层关系,想必你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会相对顺利许多,达成目的也更有可能事半功倍。如今,咱们的盟友在那片土地上的影响力已远不如往昔了,所以,我们急需寻找到另一位在当地拥有强大实力的可靠盟友来巩固我们的阵营和利益。而杜致航,或许就是那个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人物。”
“好的,将军,属下明白,我马上出发。不过根据我以往与杜致航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这次他肯定会趁机向我们索取一些利益或好处的。”
艾尔逊皱起眉头,一脸凝重地开口补充道。
坐在椅子上的史迪威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艾尔逊的看法,然后缓缓说道:
“嗯,关于这件事情,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酌情处理。反正那些东西无论是给谁,结果都差不多。依我看,把它们交给杜致航,总好过落到山城那个只知道争权夺利的“花生米”手里要好!”
说到这里,史迪威的语气中明显流露出对那位身处山城的大人物深深的不满之情。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边的国民政府高层同样收到了相关消息,但他们所获取到的信息来源却并非史迪威等人,而是由林海和张进广带回的情报。原来,杜致航竟然出人意料地释放了这二人,并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地向国民政府传达了一则重要讯息——如今的仰光城可谓是兵力强盛、军备充足。
当戴局长听完林海和张进广详细的汇报之后,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丝毫不敢耽搁,立刻匆匆忙忙地前去向上级禀报。而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的校长在听完戴局长的叙述后,顿时怒不可遏,猛地一下将手中握着的文件狠狠地摔到了办公桌上,破口大骂起来:
“娘希匹,该死的英国佬,简直太不中用了!居然连区区一个杜致航都对付不了!”
随着这声怒吼,整个房间似乎都因为校长的愤怒而微微颤抖起来。
戴局长微微垂首站在一旁,宛如一座沉默的雕塑般静静地聆听着。时间仿佛凝固一般,约莫过去了五分钟之久,整个房间里只有轻微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终于,校长打破了这片寂静,他那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雨浓啊,自抗战结束以来,民众对于你们军统可是颇有微词呐。他们指责你们肆意抓捕无辜之人,严重干扰了国家的安宁稳定,甚至引发了社会恐慌情绪。对于此事,不知你作何感想?”
面对校长犀利的质问,戴局长面色沉稳如渊,毫无波澜。他略微沉吟片刻后,恭敬地回应道:
“回校长的话,军统乃是您手中的一柄利剑、一只忠犬,我们的行动皆受命于您。军统的存废与否,全凭您的旨意定夺!”
这番回答可谓是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校长的绝对忠诚,又巧妙地回避了直接回应外界的质疑。
校长凝视着眼前这位得力干将,眼神深邃难测。短暂的沉默过后,他缓缓抬起手轻轻一挥,示意戴局长可以退下了。戴局长礼数周全地向校长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迈着稳健的步伐离开了房间。
然而,对杜致航感兴趣的可远不止这两方势力。在遥远的北方,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苏联,同样有一双眼睛紧紧盯着事态的发展。此刻,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总部大楼内,安全部部长维克托的办公桌上正摆放着刚刚传回来的情报以及一叠有关杜致航的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