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与学问相伴

雨氲初歇 黄鹂66 1612 字 12小时前

卫雨氲站在客厅的窗前,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她已经三十好几岁了,这个年龄像一道无形的分水岭,将她与周围的世界隔出了一种别样的距离。她的目光有些游离,思绪也变得缥缈起来。在这个不大的城市里,她的同龄人大多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每天的生活被家庭琐事填满。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身影、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周末家庭聚餐时的欢声笑语,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场景,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与她渐渐无关。

卫雨氲曾经也对婚姻有过憧憬。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里,她也曾幻想过自己穿着洁白的婚纱,走向那个命中注定的人,然后在一个温馨的小窝里共度一生。她想象中的家庭生活是充满爱的港湾,两个人在黄昏下漫步,分享着一天的喜怒哀乐,夜晚相拥而眠,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天。然而,现实却如同冷水,一次次地浇灭了她心中的火焰。

曾经的恋爱经历像是一部部情节曲折却又结局不那么美好的电影。初恋时的懵懂和青涩,在大学那青葱的岁月里如同一朵娇艳却短暂的花朵。那时候,她和初恋男友一起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偶尔抬头对视,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向往。他们会在校园的小径上漫步,谈论着彼此的梦想,文学、艺术、未来的生活。可是,随着毕业的来临,巨大的现实压力如同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两人之间。工作的选择、家庭的期望以及不同的人生规划,这些看似细小却又无法忽视的分歧,逐渐消磨了他们的感情,最终这段初恋如同风中的残烛,无声地熄灭。

之后的几段恋爱经历也大同小异。忙碌的现代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复杂而脆弱。在那些看似充满希望的感情里,她渐渐发现,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相互吸引,更多的是背后两个家庭的融合、价值观的碰撞以及生活习惯的磨合。她见过情侣们因为一顿晚餐吃什么而争吵,见过因为过年回谁家而冷战,也见过在买房买车问题上的互相指责。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像一颗颗尖锐的石子,磨破了爱情华丽的外衣,露出了残酷的现实。而她自己,也在这些经历中逐渐感到疲惫不堪。

她在一所知名大学的文学院任职,这个充满着知识气息和文化韵味的地方,成了她心灵的避风港。她的办公室不大,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古典名着到现代先锋文学,从东方的诗词歌赋到西方的小说戏剧。那些书像忠诚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又像充满智慧的长者,默默地等待着她的叩问。以前,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她偶尔还会幻想一下未来的家庭生活,想象着和一个心爱的人共享晚餐,在温馨的小家里度过宁静的夜晚。但一次次不太如意的恋爱经历,加上见证了身边许多朋友婚姻中的磕磕绊绊,让她对婚姻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疲惫感。

有一次,她和朋友江晓坐在一家安静的咖啡店里聊天。江晓满脸幸福地讲述着她和丈夫计划要孩子的事情,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作为母亲的温柔。她还试图劝说卫雨氲也赶快找个归宿。

江晓说道:“雨氲,你都三十多了,再拖下去就更难了。一个女人还是要有个家庭才完整。你看我,虽然有时候也会和他吵吵闹闹,但有了家庭就有了一种归属感,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

卫雨氲轻轻摇了摇头,她的眼神里透着一种淡然却又坚定的神情:“晓,你现在看起来很幸福,但是我看到的更多是婚姻中的无奈和妥协。每天为了柴米油盐、孩子的教育、婆媳关系之类的事情烦恼,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觉得我现在这样挺好的,可以把精力都放在我喜欢的学问上。”

江晓有些不解地皱起了眉头:“学问能陪你一辈子吗?老了的时候,你身边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多孤单啊。而且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个家庭在背后支持你,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卫雨氲微微一笑,她端起面前的咖啡,轻轻抿了一口,享受着那苦涩而香醇的味道。“你觉得孤单,可我觉得沉浸在学问里一点都不孤单。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个研究课题都是一场未知的冒险。当我翻开那些古老的书籍,就好像穿越了时空,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对话。这种感觉,比在婚姻里寻找安慰要来得充实得多。”

从那以后,卫雨氲更加坚定地投身于做学问。她开始着手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形象演变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复杂而庞大,就像一座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神秘城堡,需要她深入研究大量的古代文献、诗词、小说等资料,才能找到那把打开城堡大门的钥匙。

每天,卫雨氲早早地来到图书馆。图书馆的古籍区是她最常出没的地方,那里弥漫着纸张微微发霉的气味,仿佛是历史的气息。清晨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一排排书架上,那些古老的书籍像是被唤醒的精灵,散发着诱人的光芒。她会仔细地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本古籍,轻轻地放在桌子上,然后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泛黄而脆弱的书页。她对待这些书籍就像对待稀世珍宝一样,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的桌子上总是堆满了各种资料,旁边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的研究思路和发现。有一次,她在研究一本明代的小说集时,发现了一个之前从未被关注过的女性角色。这个角色虽然出场不多,但在寥寥数语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那是一个婢女形象,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大家庭中,她虽然身份低微,却有着一颗充满正义感和智慧的心。她会在暗中帮助那些被欺负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主人的不公平对待,并且对自由和平等有着深刻的渴望。

卫雨氲兴奋地对坐在旁边的年轻研究生林浅说:“你看,这个女性角色很有趣。她处于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之下,却有着反抗的意识。这对我的研究来说是一个很新的视角。你知道,在以往对明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婢女形象往往被忽视或者简单地定义为配角,但是这个角色却有着丰富的内涵等待我们去挖掘。”

林浅凑过来看了看,眼中也闪烁着好奇和激动的光芒:“卫老师,您真的很厉害,这么小的细节都能发现。这就像是在茫茫沙漠中发现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卫雨氲笑道:“做学问就是要这样,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角色或者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描写,可能就是打开整个研究新局面的关键。”

除了在图书馆研究古籍,卫雨氲还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在一次关于东西方女性文学比较的研讨会上,她遇到了一位来自国外的学者,名叫艾伦。艾伦是一位金发碧眼的中年学者,他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对知识的执着和热情。研讨会期间,艾伦对卫雨氲的研究很感兴趣,两人在会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艾伦好奇地问:“卫女士,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深入又小众的研究方向呢?在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领域里,有很多热门的研究课题,而你却专注于女性文学形象的演变,这是很独特的。”

卫雨氲回答道:“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女性的形象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古代女性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们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是非常复杂和多元的。从顺从到反抗,从默默无闻的配角到逐渐成为主角,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女性自身的命运变化,更是整个社会文化、思想观念演变的缩影。通过研究古代女性文学形象,我希望能挖掘出很多被历史尘埃掩盖的女性的声音,这对理解我们整个文化的演变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我现在没有家庭的羁绊,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充满魅力的课题当中。”

艾伦赞赏地看着她:“这很了不起。在我们西方,也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女性文学在历史中的地位,但像你这样专注于古代文学形象演变的并不多。我们西方的女性文学发展也有着自己的特色,比如在中世纪的宗教文学和文艺复兴后的世俗文学中,女性形象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卫雨氲遇到了一个难题。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很多关于女性的文学作品都是由男性创作的,这就导致了在解读女性文学形象时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男性作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观念和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来塑造女性形象,这与女性真实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很大的差距。她需要找到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来准确地剖析这些形象背后真正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