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孩子】

鳏夫的文娱 乱写者 2125 字 1个月前

其实因为林有成的那篇《人间奇事》获得茅盾文学奖,再加上《人间奇事》的伏笔,可以说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单行本《人间奇事》在国内文坛相当受欢迎,而且被很多文学评论家和青年文学爱好者反复研究,直接称林有成的这部奇幻史诗里面还藏了不知道多少草蛇灰线,值得深究。

《花城》杂志社的编辑也不例外,这其中也就有反复看过林有成的那部《人间奇事》。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有编辑会想起在《人间奇事》里面,林奇曾经遇见过一个要去投奔八陆軍的护士。

当然,因为护士没有说名字,也不能完全百分之百确定就是《战争子午线》里面的故事,但是很显然因为林有成前面的那两个伏笔,这自然也就会让人忍不住怀疑这个伏笔也是真的存在。

“护士要是真的是《人间奇事》里面,林奇遇见的那位护士,那这就是林有成在写《人间奇事》想好的第三个故事了啊。”

“是的啊,真得难以想象。”

讨论伏笔之余,当然更多的还是对于林有成这篇内容的震惊。

为师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

“我看林有成写得这篇,真的被这个故事压的喘不过气来,过于真实,真实到了震撼人心的残酷,里面的文字自始至终贯彻着灰暗的色彩,对应着在抗战中实力对比的悬殊,看着小八陆们一个接一个的牺牲,感觉鬼子怎么也死不完,心真的难受极了。”

“是啊,那些孩子本应该是读书的年纪,却为了国家民族付出了一切,不知道抗战时期有多少这么大的孩子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没错,想到这里,心就痛得难受极了,所有孩子都没活到解放,甚至没有一个活到成年。”

“林有成这也是在写战争背景下人们的无助和悲凉。在里面,孩子们被迫逃难,老军医和伤员们陆续牺牲。这种情节的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无奈。同时,通过这些细节,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抗战年代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痛苦。”

“是的,林有成写得真好,故事不以硝烟弥漫的战场为背景,而是通过一个小小的队伍,描绘抗战时期人们的顽强和坚韧,一部不可多得的抗战佳作,其价值和深度不容忽视。”

“不过为了那一个沿长城向西的任务真得牺牲那些孩子,值得吗?”

主编范汉升听着编辑们的讨论,望着手中这份书稿,抬头望向众人,一脸严肃,声音沉重地说道:“那个任务并没有问题,原命令是沿长城向西,于某时某某公路伏击日军车队。但是送信的通讯兵重伤,命令被火烧的只剩那几个字能看清。接受命令的九连在之前的战斗中基本团灭。只剩十六岁的老兵一个人,突围战打完之后,本来老兵可以跟和伤员一起回近在咫尺的根据地。但是老兵还是义无反顾的带着部分人沿着长城向西,作为九连最后一个战士去完成任务。”

“这是因为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要知道那个在最困难的1942年,ri军在太平洋战场仍占有主动,八陆军遭受多重封锁,又连遭自然灾害。根据地大量丢失,部队锐减,但是在大扫荡中幸存的战士仍然没有放弃对胜利的追求,一息尚存,战斗不息。”

杨冬雨连连点头,说道:“是啊,就像故事里面那个男孩,十岁都懂得拆雷,埋雷,地雷是八陆军少数能给予ri军重大杀伤的非对称作战武器,可以说,地雷,象征着平民反抗的勇气和决心。他朴素的认知中,多一个雷就多炸死几个鬼子,就能多保护几个乡亲。他不知道地雷多危险吗?从他几个小心翼翼排雷的细节里能看出来他是知道的。但是他别无选择,他是八陆军的孩子,保家卫国,是他的责任,即使这份责任是他这份稚嫩的肩膀所不能扛起的。”

说着,杨冬雨又忍不住流下眼泪,心痛得真得难受极了。

杨冬雨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也就是为什么谠軍队的作战效率那么高,他们知道为谁而战。最后他死在想多挖几个雷,多杀伤鬼子上。

现在,杨冬雨觉得这篇是她看过的最好的反战,鬼子的残暴,八陆军的绝望的奋战,小孩子被卷入战争但又心甘情愿的献祭自己的生命去争取胜利。这些也是在说战争对人性和美好生活的伤害。

有了对比,才能让人们珍惜现在的和平。

不忘战争的可怕,不忘那些烈士的牺牲,才能更加清楚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

那几十年革命有多惨烈,要知道当时有某民主谠派也想要执政权,当时的领袖硬气的回答:想要执政权,拿五百万人头来换。后来一查烈士名录,仅49年之前有名字的烈士就多达三百七十多万。

无名烈士和受伤致残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就像《战争子午线》里面那些无名的孩子。

杨冬雨望着主编范汉升,说道:“林有成这篇以高度怜悯的态度,真实的故事另辟蹊径的角度以及别出心裁的技法,写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爱国抗战题材。”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今天的流血牺牲,是为了明天孩子们的笑声。这句话没问题,但是这句话也有问题。我们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孩子,那么今天的孩子是为了什么呢?我们知道王二小,我们知道小英雄雨来,也有刘胡兰。这些本该是享受到保护的孩子们却无一例外的选择了保护别人,要知道孩子们本该享受一个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