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不得不谈到联盟各高层在讨论NBA潜在的新危机,也就是连续性危机时涌现的众多担忧中的最首要问题。
如果自由球员成为球队建设中一种更重要的工具,那么那些身处更大吸引力市场的球队或许又占到了一个便宜。
这些话你可不会只从那些小市场球队嘴里听到,那些大市场球队自己也承认联盟可能确实在划分自由市场优先顺序时无意中帮了他们那么一点点。
湖人之所以在今年夏天放弃签任何长约球员,理由也在此。
他们本来可以签下罗瑞或是罗尔-邓,但他们避免给出这种承诺,从而让薪金空间可以保留到下一个星光熠熠的自由市场再用。
当然,湖人可能是在自欺欺人,但他们确实可以同每一位进入自由球员市场的超级巨星会晤。
有这种资格的球队大概也仅有6支左右,显然包括休斯敦火箭。
巨星引导着市场。
让人更为忧心的是,那些小市场球队在观看了豪门权贵为了那些超级巨星争得头破血流后,他们会彼此开始埋怨对方给那些第二档行列的球星开价过高。
另外一支拥有薪金空间的大市场球队可以直接演一出程咬金的好戏,如果他们觉得什么人可能是自己球队所缺失的完美拼图,他们可以直接冲进战场,随便开个天价就得了。
这不是说自由市场的血拼注定让小球队血本无归,如果你的牌技够好,你就可以回本。
比如,一支手握2500万美元薪金空间的球队可以连续签下洛瑞、斯蒂芬森、亨弗里斯。
然后再利用余下的特例签来若干被贬值的球员,如艾德-戴维斯和阿米努。
这些都做完,这些球队仍可以向他们自己本队的自由球员开出比其它球队多一年长度的合同,给这些球员更多的钱,因为这时候已经不用再考虑薪金空间的限制。
可该死的现实是,这自由市场的游戏很难让人尽在掌握。
自由市场是一个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市场,这儿有奇怪的时来运转的因素,也有难以预料到的傻逼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