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问真法

“真者,不随天地变迁,不因人心浮沉。”

“正者可变,而真,不可变。所谓‘真’,便是不论天地如何变化,万物如何更迭,唯心中不动,唯大道不改。心中存本,便是真。”

周清风的话音刚落,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一般,瞬间在这片天地之间掀起了一阵肉眼难以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的无形震动。只见那原本静静悬浮在空中、散发着耀眼光芒的金色文字,此时竟也像是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影响般微微颤抖起来。

随着这些文字的颤动,丝丝缕缕的文气开始从它们身上流淌而出,并如同轻烟一般缓缓地融入到下方清澈见底的湖水之中。

当文气与湖水接触的一刹那,整个湖面顿时像是被惊扰的镜面一样泛起了一圈又一圈层层叠叠的涟漪。这些涟漪相互交织碰撞,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象。

然而此刻的吴文长却全然没有心思去欣赏这番美景,他呆呆地站立在原地,身体僵硬得宛如一尊雕塑。听到周清风的回答后,他只觉得自己的心头猛地一颤,一股无法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他并不是因为一时之间无法理解周清风所说的话才会如此失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听懂了周清风的意思,所以那份答案才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直直地刺入了他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是最为隐秘的角落。

尤其是那句“正者可变,而真不可变......”更是让吴文长感到如芒在背。

要知道,儒家之道向来强调“正心”,认为只有秉持着浩然正气才能守护住这世间万物以及天地间的正道。但此时此刻,周清风的这番言论无疑对这种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如果连所谓的“正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一直以来儒道所坚守的那些信念和原则究竟还能否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呢?

天地变幻无常,人心亦是如此容易改变,那么所谓的“正心”难道仅仅只是儒道内部的一种自我安慰或者说固执己见吗?

想到这里,吴文长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吴阁主。。。”

刘洞斌也是颇为揪心的望着眼前的一幕,张开了嘴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

吴文长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出声道:

“存本心,便是真。。。。”

他抬头看向那逐渐消散的金光文字,目光中带着落寞,叹息道:

“或许,我们儒道,真的已失去了那份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