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农家的出路

林东阳深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事情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大司农和孙大儒虽然给出了美好的承诺,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他们或许有着自己的难处和局限。因此,林东阳并没有过分期待他们的行动,而是选择了保持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在书房中,孙大儒与大司农继续商讨着关于农户利益的问题。他们深知,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深入调查、仔细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然而,他们也明白,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需要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

与此同时,林东阳在王府中过着悠闲的生活。他蹭吃蹭喝,享受着王府的舒适和安逸。

至于大司农,则已经搬到县衙去了,应该是和孙县令聊的特别投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巡查整个东河镇,上各个村庄,以及山上,看样子是对草药的种植有着极大的兴趣,

这些和林东阳的关系并不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乡试就要开始了,乡试(秋闱),是科举考试的第二级。每三年举行一次,通常在农历八月进行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省会城市,由巡抚或学政主持,参加乡试的考生必须是已经取得秀才资格的生员。乡试通过者,被认为举人。这是获得做官资格的重要一步。

三二科举考试的录取比例极低,在明清时期,秀才已经是经过县市院士和府士层层选拔出来的,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举人的录取比例极低,每次乡试考举人的考试中,一个省的考生众多,而举人的名额有限,例如有一些人口众多,文化发达的省份可能有数千甚至上万秀才参加乡试,而举人录取名额可能只有几十到上百人,

同时考举人是省级范围内的竞争,不同地区的秀才汇聚到省城参加考试,这意味着要面对来自全省各地不同风格,不同水平的竞争对手。这些秀才在各自的地方已经是佼佼者,汇聚在一起竞争举人之歌时,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考举人时,考试内容的复杂性更多,乡试主要考察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考生,不仅要熟读这些经典,还要对其中的义理、注疏等有深刻的理解。例如,要对朱熹的<<四书章句注集>>中的观点进行阐释,发挥并且能够引经据典的论证自己的观点。

举人难考,确实与“引经据典”这四个字密不可分。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展现自己对于儒家经典的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而这往往需要广泛阅读和深入研究各种经典着作及其注释。然而,对于普通学子来说,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首先,古代的文字和书本流通并不广泛,很多珍贵的书籍和文献往往被贵族和士大夫阶层所垄断,普通学子很难接触到这些资源。因此,他们在备考过程中往往只能依靠有限的书籍和资料,导致对于经典的理解相对片面和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