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数西算概述
1.1 定义与背景
“东数西算”是中国在数字化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数字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该工程旨在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地区,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还能促进绿色发展,扩大有效投资,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算力总规模已居全球第二位。在此背景下,“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数据中心的分布呈现出东部沿海多、中西北部少的趋势,这不仅限制了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也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可以有效缓解东部地区的能耗和资源紧张问题,同时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特别是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推动数据中心的绿色发展。
1.2 政策支持与目标
“东数西算”工程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2023年12月,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机制逐步完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
政策文件中还强调了“东数西算”工程的四大目标:
1. 科学布局、有序发展:通过加强多元算力资源的科学布局,提升国家枢纽节点的综合供给水平,引导各类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
2. 应用为先、提高效能:充分发掘重点行业算力需求,盘活存量算力资源,强化对新增算力建设需求的引导,提升计算资源的整体使用率。
3. 东西联动、融合创新:建立东西部联动机制,降低东西部数据传输成本,解决海量数据传输技术障碍,加强算力与数据、算法融合创新。
4. 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发挥西部地区风光水电资源优势,提升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增强绿色算力供给水平,确保算力基础设施安全可靠。
通过这些政策支持和目标设定,“东数西算”工程将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
2. 东数西算的实施进展
2.1 国家级枢纽节点建设
“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以国家级枢纽节点的建设为核心。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经启动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个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的建设,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些枢纽节点的建设,旨在形成跨地域、跨部门协同发展合力,统筹各类算力资源,实现全国算力资源的高效调度。
在这些枢纽节点中,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西部节点,凭借其丰富的清洁能源和较低的用电成本,重点发展绿色算力基地。例如,贵州的算力规模增长了28.8倍,智能算力占比超过80%,服务器承载能力超过244万台。内蒙古则在运行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达到260万台,和林格尔新区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到22万架,通用算力总规模达到1000P。
东部节点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则侧重于承接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等。这些地区的数据中心建设,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资源紧张问题,也为西部地区的算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2 算力资源分布与优化
“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有效优化了全国算力资源的分布。一方面,通过引导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向西部有序转移,减轻了东部地区的能耗和资源压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特别是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推动了数据中心的绿色发展。
截至2023年底,中国提供算力服务的在用机架数达到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位。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东数西算”工程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例如,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的机架数量累计达到1.5万架,平均上架率约83.8%,形成算力规模达到5300P。宁夏则建成全国首个万卡智算基地,算力质效指数全国第四、西部第一。
此外,算力资源的优化还体现在算力服务的普惠易用、绿色安全上。通过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实现了算力资源的高效调度和灵活供给,降低了算力使用成本,提升了中小企业算力使用的便利度。同时,通过提升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增强了绿色算力供给水平,确保了算力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预计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将超过80%,算力网关键核心技术将基本实现安全可靠。
小主,
3. 东数西算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3.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