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也别跪来跪去的。来人,摆饭吧。”
半个月后国子监辟出来一个单独的院落,名字叫‘讲武堂’,出来进去的监生有些脸熟的也有没见过的。
皇帝找来了战十一,“朕欲派你出去带兵,你可愿意?”
“属下听陛下安排。”
“你先到国子监学两年兵法,若是合格你就去把十四换回来,让他回来上课。朕希望你们两人建立一支新式步兵,你可明白?”
战十一想到十四在做的事,“属下定不负陛下。”
“去吧,兵法一道变化无穷,用心学。”
战十一的武艺只需加强马上作战即可,大部分时间要学兵法。
田立人作为班主任,把国子监博士助教都排了课表,让他们挨个试讲《孙子十三篇》,然后学生们投票,最终选出三位博士来讲这本书。
然后要学生们查史料,结合古今战役来理解兵书。如此往复。接下来还要学吴起的《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百战奇略》《武经总要》,这些书是皇帝亲自裁定的。两年学完,对讲师和学生都是不小的考验。
除了孙吴兵法,其余五本都是要前线将军亲自讲授的,皇帝钦点了几人的名字,去信让他们练兵时也要好好准备课程。
将领们倒是很开心,可以趁机回京休假了。因为这些书本就是各家都有的,倒没有什么敝帚自珍的想法。
之所以大费周章让这些将领回来,也不是为了让他们照本宣科,而是看上他们的实战经验。
先回来述职的是张钊。他是意气风发地来了,没想到老子还有做人老师的一天。等他迈步进了教室忽然一阵窒息,怎么这老些人?
然后鼓励自己老子杀人都不怕还怕说话吗?
接下来经历过类似心理的还有尚武将军、王禄将军、安国公等等,不过这会还用不到这些人。
国子监们的博士们得把学生们的基础打好,万一老师们千里迢迢回来了,学生没听懂岂不是可惜。
传授武艺的还好些,甚至不说话都行。
一群摸着石头过河的君臣搞起事业来就会忽略身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