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长机操控系统的旁边,还设计了僚机操控台,专门对僚机进行战术指挥操控。
整套电子系统的硬件,被哈罗用市面上最可靠的元器件给整合到了一起,其中还考虑了人体工程学。
原本能够运输八到九人的车子,被他们这么一搞,弄成了除正副驾驶外,仅能装下四人的样子,其他位置全部被操控系统所占据。
搞定了指挥车的设计,李锚又开始和哈罗一起搞起了车载无人机起飞平台。
车型的选择上,李锚本想使用圆木运输车为基础去改进的,但是在让哈罗找车辆资料时,李锚却是停了下来。
猛士车型的资料网络上还是可以找到的,但在圆木运输车上,李锚却是怕哈罗找到不该找到的东西。
与其这样冒险,还不如用市面上的民用13.5米的集装箱式半挂车厢为基础,这个样子的话也完全够用了。
将车厢搞成全封闭式的,车厢的高度搞成4米,将其分成5层,每层高度为80公分,其中二十公分设计成传送带。
总长度为十二米的样子,按照无人机机体长度去算,这样一层就能放下十架,五层就是五十架。
并在车厢靠近车头的位置,弄个1.5米长的举升机,用来将车厢内的无人机,举升到车箱顶。
对车厢顶部进行加固,将其搞成起飞跑道,并将之弄成可以进行举升的模式,反正最终的样子就跟滑跃起飞跑道。
虽然这十多米的起飞距离很短,但是别忘了车厢可是有高度的,总高度不会低于六米,有这六米的高度,再加上滑跃式,经过哈罗的模拟,成功起飞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拖挂剩余的1.5米的空间,也会将其利用起来,在那安装上一个小型吊机,专门用来进行回收无人机。
吊臂不用的时候,将会将其收起来,将其悬在车头的上方。
这个想法在李锚脑海中慢慢成型,让他感觉自己好像是设计出了一款陆地航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