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怎么像体验店

最后托了不知道多少层关系,又找回了水木大学,嗯,闫教授头上。

这个事情也很有意思,自从月前王旭把闫教授勾进了发烧的行列之后,闫教授没少跑新街口那边的专业非专业器材店。

各种音箱试听了不知道多少,和那些店家也就慢慢熟识了,毕竟顶着个水木大学教授的名头,说起各种参数指标也是头头是道的。

着实唬着了不少卖器材的,而且吧,毕竟老自动化系出身了,玩弄电路还是手到擒来,所以也没少帮店家处理一些他们处理不了的专业问题。

一来二去的,没过多久,老闫在那个小小的音响器材领域就有了些名气。

再加上他光听不买的习惯,更是对着所有的音箱都是一顿喷,这个低音太闷,那个高音太燥,这个有混响,那个怎么还有交流声啊。

按照这位老哥的说法,那超音波里卖的绝大部分都是只能听响。顶级的建伍,山水,索尼也就是能听,离好听都还差着距离呢。

关键是,这位老哥每每都言之有物。比如他说建伍音响的低音问题,那个低音炮和两个大音响的低音混响很严重,导致低音光沉不脆,遇到连续低音阶的时候就含糊得一塌糊涂了。

然后还关掉低音炮让他们仔细地听,果然,不说不知道,一说吧,还真就是有这么个问题。可关了吧,沉又不够了,所以他评价能听真的不过分。

当然,这些经验,是他在自己家里那套上已经试过了,到人家店里无非重新演示一遍罢了。

其实他给出能听的评价已经有点超规格了,毕竟几千块的东西,还是自己的,不舍得差评太过。

九十年代玩发烧的人真的是非常稀少,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搞舞台音响出身的,而舞台音响讲究氛围的营造,强调重低音效果,重视远程效果。

而家庭音响这一块,反而是缺失的,所以很多直接从舞台音响上抄来的理念被应用在家庭音响上,弄得有些不伦不类。

直到差不多2000年后,有钱人渐渐多了起来,顶级的听音室设备才真正进入华夏。那会儿,专门研究家庭音响的行家才多了起来。

所以这会儿的老闫,靠着老工科生的严谨,没少看专业书籍,对各种声场啊,电路啊,前后端放大啊,滤波啊,交混立体声啊,等专业概念掌握得飞快,知识积累更不是普通发烧友能够比拟的。

所以,老闫居然很快就在新街口一带成了家庭音响行家,很多人都会跑来找老闫咨询买音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