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四这个地方,盯着的眼睛可多着呢。
拍戏的时候永远都是乱哄哄的,特别是打戏,除了演员以外,武术指导,后勤保障,甚至服化道都得在跟前伺候着。
要是赶上需要炸点的枪战戏,爆炸戏之类的,那就更是麻烦,既要井然有序,又要安全有效,场面还要热闹火爆,要么怎么说拍电影是一门学问呢。
群演的配合,设备的调整,各个方面都需要协调安排,王旭是个初哥,但那三个导演都不是,该提点的时候他们都会提点,为王旭避免了不少的损失。
而这些提点,在王旭这里可不仅仅是成为了王旭自己的能力,更是被王旭利用软件的技术,直接固化下来。
他搞的本来就是一个专门用来拍电影的系统,现在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可以预先做很多安排,软件上直接就可以安排上了。
各种检查单,都可以直接打印出来,让各组省心了不少,大大降低了出错的概率。
几个导演,开始时对王旭用什么软件系统还挺不屑的,感觉那是没本事的才靠那个,
但没过多久,几位也就明白过味儿了,王旭的剧组是新拼凑出来的,彼此之间完全没有配合过,拍的又是从没拍过的科幻片。
但就是能够靠着软件的能力,快速磨合,彼此配合得越来越熟练。
开始时磕磕绊绊,但等过了几天,大家逐渐熟悉了流程与节奏,各种事情立刻就开始走上正轨,等到一个月左右,大家都用熟了,那简直可以说是流畅地顺利运转了,再之后,那就简直是离不开了。
而且,有了这么个公共的系统平台,团队之间的交流也变得简单而且顺畅,大家拿出单子来,一二三四五地一说,大家都明白,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
需要用什么东西了,系统上一查,什么东西还有多少,在哪里,谁在用,哪天能空出来,一切都安排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
当然,软件还是新品,肯定少不了出问题,但凡发现软件有什么问题,直接告诉跟着的软件经理,让他连夜就去改,要不了几天,修改后的功能也就出现在系统之中了。
剧组的效率,可以说提升得不是一点半点,即便这些个久经江湖的大导演,也都对王旭剧组的顺畅运转而颇感震惊。
虽然这在王旭的眼中,这个系统依旧是卡顿严重,各种BUG层出不穷的东西,没少开骂,以至于伴随团队已经一个多月没睡过一个好觉了。
但这丝毫不影响剧组其他人的用户体验,可以说赞不绝口了,大家甚至比王旭更体谅那些快被王旭逼疯了的程序员,都说不急不急,他们用手工的方法也能临时解决。
但王旭更多的就是需要这种对缺陷的及时反馈,这样才能让这个系统快速的成熟起来,这个剧组可是难得的大剧组,无论服化道都需要大量人和物,并不是每一个剧组都有这样的需求的。
除了他自己的特效团队以外,这个剧组的其他成员,几乎都可以说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油条了,跑过的剧组不计其数,其他的剧组啥样大家都门清。
特别是烟火老师傅,那是参加过三大战役拍摄的老手了,他就对手上的这个系统简直满意得不得了。精确到每一个炸点,每一克火药的使用的追踪系统,让他觉得简直就是在玩烟花,团队管理几乎毫无难度可言。
特别是随着罗伯特·沙耶指派的跟组人员注意到这一情况之后,向罗伯特作了汇报,罗伯特·沙耶居然兴趣盎然地飞到了华夏。
不是为了检查片子的拍摄进度,反而是为了这套软件而来。
王旭在片场见到了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过的罗伯特,他是年前回的丑国,公司的事情很多,他不可能把时间都放在这里。
只在开机的时候,他匆匆忙忙地飞来了一天,第二天就回去了,留下跟组监理在这里盯着,每天都会把报告传真回去。
监理叫亨利,是个中年白人,有些胖,还不会说汉语,还得带个翻译。当然,这些都是新线出钱的,并不计入剧组的成本。
亨利也是个监理过好几部影片的老油条了,新线每年都会制作五六部电影,此外还会额外地投资几部电影。
这些电影的投资规模大多不大,剧组也很小,但是监理依旧非常麻烦,剧组每个人都很忙,就得依靠监理自身的能力去发现剧组的各种违规的地方。
都说小偷最了解小偷,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也最了解好莱坞电影的拍摄,他们对于这些剧组的混乱那是心知肚明的。
但大家也都因为监理的存在而不至于太过夸张,基本上监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剧组也别做得太过分,大家你好我好,也就过去了。
他在新线监理人员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资深人员了,监理过的电影早就超过两位数,能派他来,还是因为罗伯特·沙耶的眼中,这部片子的地位一次次拔升的结果。
从最开始不受重视的一次普通投资计划,到有些关注,到重点关注,现在那就已经变成了94年公司最重磅的投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投资额并没有什么变化,但重视程度却一涨再涨,这就让亨利很是好奇,这个神奇的剧组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来了华夏以后,自然有剧组人员好生接待,但也就是普通剧组待遇,他参观了剧组的临时酒店,考察了人员待遇,都没有什么违规的情况,也就放下心来,投入自己的工作。
整个剧组虽然都是华夏人,和丑国剧组在工作流程上也颇有不同,但亨利适应得很快,主要是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全新软件的帮助。
在以前,他从没想过这次的监理工作会如此的轻松,因为监理的身份,他自然获得一个寻呼机,和在电脑上查询每日进度的权限。
当然电脑只能在特殊的场地才能使用,这会儿可没有铺到昌平的光纤,网络只存在于王潮大厦的内部,所以,他每天上午都会在王潮大厦中专门为剧组租用的办公室里工作。
一台台式电脑,用的居然是他没用过的操作系统,还好,能转换成英文界面,不然他光是看界面就得头疼死。
软件也是全新的,还好用起来并不晦涩,在英文界面和帮助文档的帮助下,他也很快就上手了。
这些都是他要重新适应的东西,有些不习惯,但亨利还是坚持了下来,能用电脑办公,已经好过大部分剧组了。
这会儿的电脑,即便在丑国也没有那么普及,大部分都还是靠钢笔、笔记本手抄,那工作量就可想而知了。
亨利是一个十分追逐新潮的人,他应该说是丑国最早开始使用电脑进行工作的人之一了,那会儿他才二十多岁,他还记得刚开始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处理公文时受到的震撼。
自此,他就一直追逐着最新潮的电脑产品,他敢说对于市面上最新的电脑技术和软件如数家珍。
但他毕竟只是个爱好者,而不是电脑的专业人士,GIT引发的狂潮,他听说过,但还真没用过里面的产品。
各种电脑杂志上,没少介绍和报道,但大多都是专业领域的东西,什么数据库啊,网络服务啊,之类的,和普通的白领实在相距甚远。
而这一次,他才知道,华夏居然大量的使用在丑国都是专业领域才使用的工作站产品在办公,这让他可是吃惊不小。
这种工作站级的电脑,即便在丑国都价格不菲,不是一般小公司能用得起的,更不可能用他来办公了。而王旭这里,居然用他做办公电脑,看这个屋子里,起码有三台,这还只是为剧组成员使用。
其实,王旭也是没办法,新的芯片一直没出来,虽然最近有好消息说在流片了,但最终成果如何依旧还是个谜。
王旭也只能等待,在此之前,就只能用昂贵的同方工作站来代替。
却是没想到,这一行为,倒是让亨利产生了误会,这些电脑的价格高达上万美元一台,就是不知道亨利是否会认为这是滥用经费的行为。
亨利也知道剧组都喜欢乱花钱,不过花在电脑上,总好过买破烂,这些东西事后都可以通过二手市场进行回收,成本依旧可控。
在丑国,这样的硬件设备,一般剧组都会采用租赁的模式,但王旭解释过,在华夏没有那样的模式,从丑国租赁,再运过来的成本比买一台还高,所以他就买了。
而且,当亨利使用了几天这些电脑之后,他就发现,这些电脑真的非常必要得,甚至他觉得,这十几万美元的电脑钱,几十万美元的系统钱,花得简直太值了。
在王旭的预算中,购买全部电脑和软件的价格高达四百万美元,相当于整个投资的三分之一,但这部分钱,是王旭折抵过来的。
所以,罗伯特想当然地认为这仅仅是王旭胡乱报的,用于折抵他的投资份额,而因为他对王旭这个人的看重,所以,也就认可了这份预算。
也就是说,在他心里,王旭这个人本身就值这四百万美元,用什么名义并不重要,这是娱乐产业内的一种典型商人思维。
娱乐产业的很多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因此,没必要去斤斤计较每一分钱的合理性,在这个圈子里玩,你需要看中的是总体的合理性。
就好像,你弄一套高级英国瓷器当道具,报价几千美元,这东西真的必要吗?谁也说不清楚,导演说必要,那就必要了,重要的不是这套餐具,而是这部片子拍出来是否真的可以赚钱。
大卖了,那这个行为就是精益求精,扑街了,那这个行为就是铺张浪费,但问题是,在这部片子没上映之前,谁都不知道这片子的结局如何。
所以,投资方在这方面的追究,只会予人口实,回头导演说,就是你不让我精益求精,才拍成烂片的,投资方还能咋办,还不是只能认了。
这是特殊的商业逻辑,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