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华夏的试点电影

第402章 华夏的试点电影

电影的上映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就连王旭也不得不上下走动了一番,甚至还去被姜主任叫去科技部见了某个领导。

不过王旭终于知道那天老韩为啥那么像龙王,老是歪嘴了。

无他,嫉妒而。

王旭的这部电影居然就成了试点,票房分账制度的试点。

关键这个消息还不是华影或者文化部之类的主管部门通知王旭的,而是科技部的领导,这就有点意思了啊。

王旭想了很久都没想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当时见面的过程非常融洽,大领导首先就是肯定了王旭最近通过影视带动科技发展的举动,然后就是由秘书把一份盖着几个部位大红章的通知交给了王旭。

题目是《关于以《黑客帝国》为试点,进行合资片的分成试点的通知》,名字就清晰地说明了一切,内容大致是全部票房的三成会作为分成交给制作方,再分配给投资方。

试点的意思,其实就是试试看,在八九十年代真的是挺常见的,行不行,找个地方干一票再说,摸着石头过河。

这会儿的电影发行,还是中影购买电影拷贝,按拷贝数量给钱,往往一部片子就算卖得好,也就是能拿个几百万的收入,大部分的是连成本都难以收回的。

所以,这会儿的电影厂,基本上还是计划的那一套,上面画个框框,拍几部故事片,几部纪录片,题材大致范围,然后会拨一笔钱。

然后电影厂就自己攒项目,拍些都不见得有人看的东西出来。

前两年其实还好,各种题材还是拍得可以,特别是农村题材、城市题材这两大块都拍得有声有色的,但优秀的电影除了能获得点奖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收益,大家也就慢慢地没什么心气去干了。

特别是农村题材的片子,这种片子在广大农村的受众极广,但这类影片的放映不仅仅不挣钱,还会赔钱,赔不少的那种。

电影下乡,就是一个放映队,骑着三轮,拉着放映器材和幕布,到某个交通还好的村子晒场上放映电影,周边的村子都会早早地被村长通知到,然后就是大姑娘小媳妇,男女老少带着马扎板凳的,都聚集到放电影的村子去看。

甚至不仅仅是农村,还有些偏远的农场、牧区,边防、哨卡,矿山什么的,也都有类似的服务。王旭就见过那种许多牧民骑着马来看电影的蒙古包电影院。

不是在蒙古包里放电影,而是找一个比较大,比较显眼的蒙古包,然后就在他旁边的牧场上放电影,别的不说,那蚊子,虫子,荧幕上都能看到到处乱飞的黑点。

这种政策可以说是那个年代边远地区唯一能够接触到电影的方法,更是华夏绝大部分地区的孩子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即便是王旭这种纯粹城里长大的孩子,有时候都会去能放电影的村落看电影,在电影院看可是要花钱的,骑个自行车跑远点,去某个工厂、大学、村庄蹭电影看那就不叫个事。

那会儿看电影的时候真的堪比后世的各种节庆,那真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的。

最逗的是这电影幕布其实是半透明的,前后都可以看,在后面看那就啥都是反的,显得特别古怪。

这样的电影显然都不可能计入票房的,放的也都是些老片子,很多片子没啥城市票房,但在农村地区特别受欢迎,或者在某些方言地区特别受欢迎。

这是一种华夏特色,也是一种福利政策,反正王旭觉得挺好的。后来是电视普及了,特别是后来盗版VCD普及了,这种电影下乡的活动才慢慢消失。

所以,要说这会儿的电影政策其实真的是有他的合理性的,并不能说他一定是腐朽的,他其实也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

那些免费的电影,也是需要拷贝的,这些东西都要花钱,而这些钱就要靠国家拨款。越是受农村喜爱的电影,国家就得做越多的拷贝,然后发下去免费给大家看。

然后就是这个片子赔得更厉害了,连主管部门都不是很想去拍这些东西了。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涌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甜蜜的事业》,《月亮湾的笑声》,《咱们的牛百岁》,《喜盈门》,《山道弯弯》,《生财有道》,《人生》,《芙蓉镇》,其实还有好多,数不过来了,这些都是非常好看的农村题材老片子。

嗯,《芙蓉镇》不算完全意义上的农村电影,虽然好多事情在农村发生。

不过这些片子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八十年代中期达到巅峰,正剧,喜剧,悲剧都有,类型丰富,题材也很多样,说实话,不仅农村人喜欢,王旭这个城市人也挺爱看的。

但在这之后却很少再有佳作诞生了,到了九十年代,那几乎就没几部能够正经八百讲农村故事的,除了一部《斗鸡》还有点意思,其他真就没啥有印象的片子了。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农村改革告一段落,城市改革进入快车道,改革重心转移了,反正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题材电影就此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