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楼梦》还是《石头记》

这就是红楼 刘博霖 852 字 1个月前

前文我们已经说到《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一座高峰,同《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着”。中国古代的小说很多都是章回体,《红楼梦》也不例外,所谓的章回体就是一章一回,故事整体具有连贯性,而《红楼梦》与其他三本小说不同的是“红楼梦是写出来的”,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这里留个悬念我们后文详细说,就因为《红楼梦》是写出来的小说它的作者以及名字历来引起了很多争论,众说纷纭。

关于《红楼梦》这本小说的名称我们来看文本第一回当中是如何表达的: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短短的一段话中提及了《红楼梦》的五个名称,除《红楼梦》外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四个题目,这就是有争议的地方,那么到底这部小说应该叫什么?因为我们不是红学研究,只是对文本的赏析诠释,所以没有必要详细地去考证它流传的时代以及文本中说的吴玉峰、孔梅溪究竟为何方人士。五个名称我只想从个人角度来分别品评一下。

那我们要先弄清楚《红楼梦》之所以受到争议的原因,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红楼梦》毫无疑问是一部残卷,作者曹雪芹并没有完成这部小说的全部创作,或者说也许曹雪芹完成了全书的创作但在流传过程中后四十回失传了,他还未来得及选取一个适当的名称来命名全书;

第二,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虽然有印刷术但肯定在民间尚未普及,《红楼梦》版本的流传一直以来都依靠手抄的方式,既然是逐字誊写连文本都可能缺失更何况是小说的名称呢;

第三,《红楼梦》的流传是依靠有人不断整理和增删的方式一代一代传下来,在整理这些文稿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没有名称,但为了书稿的完整性编纂之人就在文本中寻了一个名称附上去。

逐一来看一下这五个名称,第一个《石头记》,这应该是很多专家学者比较偏爱的一个,我自己看到过以《石头记》命名的版本。《石头记》说白了就是“一块动了凡心小石头的历险记”,忠于文本,也概括了整个故事,既体现了那颗大荒山无稽崖下小石头的纯真质朴,也反映了其幻化为通灵宝玉后在温柔富贵之乡的缘起缘灭,有石的一面有玉的一面,有情的一面也有空的一面,恰当至极。

第二个《情憎录》,这个名称我觉得并不是很恰当,当然“情僧”一词肯定是代指贾宝玉,因为后四十回续书当中也提及贾宝玉最后出家了,但是以《情僧录》命名有些牵强附会之意,我们常说一本小说最重要的一定是故事以及构成故事的核心人物,名称首先必须要概括文本其次还要提炼文本中的核心和思想,很显然《情僧录》缺少对内容的概括,乍一看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就不如《石头记》对应人物,对应文本。

第三个《金陵十二钗》,文本中说这是曹雪芹起的名字,我记得前些年张艺谋拍了一个电影取名《金陵十三钗》应该就是借用这里。这个命名和《情僧录》相似,《金陵十二钗》是从围绕在贾宝玉身边的女子的角度出发,而《情憎录》是从贾宝玉的角度出发,都凸显了人物而淡出了文本故事。《红楼梦》的主线是因宝玉、黛玉“木石之盟”的一段缘才兴起了整个故事,如以《金陵十二钗》为题有些本末倒置之感,虽然十二钗尽在其中她们的身世、经历、结局都有表述,但并不是作者最想去抒发的东西,硬靠主题并不可取。

第四个《风月宝鉴》,“风月宝鉴”其实在文本当中出现过,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所谓的“风月宝鉴”其实就是一面正反两面的镜子,只因贾瑞爱上了王熙凤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跛脚道人给了他一面风月宝鉴并叮嘱只许照背面不许照正面,贾瑞拿起镜子一照背面就是一个骷髅,而一照正面王熙凤就出来和他做爱,就这样贪欲的贾瑞最终精绝而亡。文本中的“风月宝鉴”其实就是一种警醒,时刻告诫要控制欲望,否则就会走上不归之路。如果以此为题略显刻板之意,少了几分人情味,这种直扣主题的命名反而会让读者反感,教化的味道偏重了些。

我个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