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更是直指军中弊病。那些贪污军饷、临阵脱逃的将领,才是边患的根源。

正写到这里,忽听见不远处有人惊呼。原来是有考生在文章中引用了一些禁忌的典故,被考官当场指出。

"这也要管?"有人小声抱怨。

林焱却明白这其中的深意。那些典故多与亡国之君有关,在这种时候引用,无异于大不敬。

继续写道:

"至于民信一事,此乃根本。古人云:'民无信不立。'今日吏治腐败,民心尽失,当如何挽回?臣以为,当从三方着手:其一,严惩贪官,以正视听。其二,选拔廉吏,以为表率。其三,改革弊政,以兴民心..."

这番议论可谓切中要害。既指出了问题,又提出了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正气。

写完这些,又补充道:

"然则此三者之间,轻重缓急,当如何取舍?古人重民信,诚然有理。然臣以为,当今之计,当以足食为先。何也?民不足食,何以言信?兵不足粮,何以言战?故治国之道,当以安民为本,以富国为基,以取信为要..."

这段话是全篇的精华。既认同孔子的观点,又结合实际提出新见。显示出了过人的政治智慧。

正当他准备收笔时,忽然注意到考官的神色有异。原来是在看一个考生的答卷。

仔细一看,那考生正是王明月!

"有趣。"林焱暗忖。看来王明月的答案有什么特别之处。

果然,很快就传来消息:王明月在文中引用了一些新近发生的实例,论证吏治腐败对民生的影响。

"好胆色。"林焱赞叹。这是要借考题抨击时弊啊。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王明月虽然性格耿直,但不至于如此冒失。除非...

"去查查考官的背景。"他让影堂密探暗中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