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郡,隶属江南西路,也就是后世的江西,两宋时期便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唐宋八大家里江西就有三位。

根据《江西省人物志》等书统计,江西历代有姓名可查的状元就达到五十六人,其中武状元七人。榜眼四十五人,探花四十人,进士一万余人。

整个明代产生了九十名状元,不包括武状元,江西就有十九名。

此外,江西省吉水县还出现过“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的人文盛况。故而便有了“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

这个时代,历史在后周时拐了个弯,大熙朝不是她前世那个宋朝。但大熙朝的许多事情都与宋相仿。

这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现在的江州郡文风鼎盛,才子辈出。和她这几个哥哥竞争的人,都是有好几把刷子的能人。

咱们再来说说科举取士的录取率。

苏虞前世就喜欢看书,各种杂项都有涉猎。她就曾看过一篇讲解两宋时期解试举人以及省试进士录取率的文章。

小主,

北宋前期,太·祖朝的省试,参加者大概有两千人。至太·宗继位,第一次开科,省试人数达到五千三百人。

第三代皇帝真宗第一次开科时,参加者激增至两万人。按照当时每一百人发解二十人的录取比例计算,参加秋闱解试的举子人数就有十万之多。

但这一年的登科者,除了特奏名外,只有两百人。录取比例,五百取一。然而这仅仅还是解额稍宽松的北宋前期。

后期为了缓解省试的压力,便开始规定解试时的解额。尽管各地解额略有不同,但根据数据显示,解试录取比例激降至百人取一。

待至南宋朝,领土降低了三分之一,然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未减反增。科举参加者人数日增,然而乡试发解额却没有实质性增加。

依然拿江西举例,当时的江南西路吉州,北宋末年应试人数在四千人,解额四十五,录取比例大致是九十取一人。至南宋,应试人数增至万人,然而解额却只有六十八。录取比例降低至一百五十人取一人。

然而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据说有的州甚至达到“或五六百人解送一人”。“鹿鸣今日宴佳宾,六万场中一百人。”南宋末年的一首诗便可以为证。

大熙不是大宋,没有经历宋朝的耻辱和分裂,但以历史的时间线来看,如今的大熙对应的应该是南宋末年。

承平时代,百姓有所居有所食,就更渴望能够通过科举取士改变整个家族的阶层和命运。

所以她这四个哥哥若想秋闱榜上有名,最少得打败上万人,才能拿到一个参加省试的资格。若想成为进士,就得打败全国数十万加的举子考生。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外乎是!

苏虞正想着,一声铜锣声起——“放榜了!”

负责维护秩序的衙役先是驱散开围绕在贡院门前照壁处的学子们,紧接着走出两名衙役,他们托着榜纸,将承载着无数学子希冀的榜单贴在了照壁上。

衙役们贴好皇榜,迅速撤开,分散在四周维护秩序。

苏虞撩开马车帘子,探头看了过去,只见皇榜下的人摩肩接踵,争相观看。有的学子拨开人群往榜单前面挤,有人发现名落孙山后仰天长叹,还有学子发现自己的名字后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苏虞扭过头,就见马车空空,苏家四兄弟还有苏二叔苏三叔已经冲进了人群里。

苏虞:“……”

还以为多淡定呢!

和两个婶婶对视一眼,三人又等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看榜的六人才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爬上马车,苏二叔苏三叔脸上又是遗憾又是高兴。

很奇怪,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居然能在同一张脸上同时显露,而且苏虞居然也一眼就看了出来。

她估摸着四个哥哥里应该有人榜上有名,但应该不是三哥和四哥。否则二叔三叔脸上的表情就不会是高兴中带着遗憾了。

至于上榜的是大哥还是二哥,苏虞不确定。

毕竟大哥学业不如二哥,而二哥考试又有点太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