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清华朱令案

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中,1994年发生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宛如一道无法抹去的阴霾,笼罩在人们心头,至今仍令人毛骨悚然.

朱令,1973年出生于北京,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她不仅是清华民乐队队员,还曾获1994年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并且是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可谓是多才多艺、成绩优异.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1994年11月24日,朱令第一次出现中毒症状,四肢疼痛难忍,但病因无法确诊,之后病情好转出院.

到了1995年3月9日,朱令再次发病,前往北京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就医,神内主任李舜伟教授接诊后,经初诊“高度怀疑铊中毒”.但随后朱令的病情急剧恶化,3月15日症状加重,出现面部肌肉麻痹、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等症状,3月22日协和医院对朱令做了气管切开术,3月24日开始血浆置换疗法,前后8次,每次换血量均在1000cc以上,可她却在过程中感染了丙肝,3月28日朱令陷入昏迷状态.

在这危急时刻,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学生贝志城发挥了关键作用,4月10日,他将朱令的病症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发出求救电子邮件,回信大多认为朱令是铊中毒.4月28日朱令的家人将患者的血、尿、脑脊液、皮肤和指甲样品送到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最终确定朱令是铊中毒,之后朱令接受了普鲁士蓝治疗,1995年8月31日,朱令从长达5个月的昏迷中苏醒,但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智力、视觉、肌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落下终身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只能由年迈的父母照料.

随着调查的深入,种种迹象却令人不寒而栗。朱令确诊铊中毒后,家人通知学校并报警,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朱令所在的宿舍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小偷什么贵重物品也没拿,朱令的洗漱用品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无疑是在销毁证据,让案件的侦破陷入困境.

而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朱令的室友孙维,她是朱令在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92级的同班同学,两人还住同一宿舍,并且孙维是能够接触到铊的课题组的成员.1997年4月2日,警方传讯孙维,在对其进行8小时问讯后,因没有证据被无罪释放.2006年,孙维更名为孙释颜,更改出生日期,并用中学时拍摄的身份照片办理了新的身份证,之后移民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公开露面.

据朱令父亲称,他曾经在案发后的十几年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坦言朱令因影响三位室友休息,被集体投毒,但大家的目的不是要她的命,只是希望她生病休学转到下一级,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是室友们始料未及的.此说法虽无法证实,但从记者陈童的采访经历来看,朱令的室友对她的冷漠确实令人震惊,陈童去114宿舍采访时遭到冷遇,室友将朱令的杂物和部分行李堆在了她的床上,并当场拒绝采访.

更可怕的是,2023年网友还公布了孙维的社交平台账号,她曾说“又不是孙维一个人干的”,之后其身份败露便火速注销账号.此外,黑客破解了孙维的邮箱,曝光了她与同学的通信邮件,其中李汗林写给孙维的信中提到“看来现在形势不妙,他们挖出了我们的一切,我担心王琦和金亚也躲不了多久了,反正我们大家都要做最坏的打算”,这似乎暗示了朱令被下毒一案可能是团伙所为.

朱令案的恐怖之处不仅在于案件本身的残忍和离奇,更在于正义的迟迟未到.尽管202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受理了朱令父母提交的《侦查监督申请》,但案件能否最终侦破,凶手能否受到应有的惩罚,仍然是个未知数.这起案件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原本应该是充满青春活力和学术氛围的校园,却隐藏着如此深的恶意,朝夕相处的室友,竟能狠下心来多次投毒,毁掉了一个优秀女孩的一生,也给她的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如今,朱令已离开人世,但这起案件却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警惕身边的恶意,同时也让人们对正义的追寻更加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