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昆仑山篇

社会万象 叶枫FiyHqy 1721 字 10天前

冬季(12月-2月)

冬季是昆仑山的寒冷季节,气温极低,可能会有大雪封山的情况。由于海拔较高,冬季的昆仑山可能会有长时间的积雪,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昆仑山的气候特点可能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具体的气候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昆仑山历史上发生了多场战争,其中最着名的是喀喇汗于阗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962年至1001年间,是喀喇汗王朝和于阗国之间的一场长期惨烈的战争。

战争背景

于阗国信奉佛教,军事力量强大,其主体民族是塞人或斯基泰人,原本就骁勇善战。后来,于阗国大力提倡学习唐朝,引用和模仿唐朝的作战思想和战术策略,使得其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唐朝灭亡后,于阗国仍然与唐朝的藩镇沙州归义军、北宋以及高昌回鹘维持着良好关系,并愿意接受宋朝皇帝的册封。

随着喀喇汗王朝的不断强大,于阗国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贸易可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更担心这个强大的邻居将来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西域两强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

战争过程

1.战争初期:于阗国占据优势。除了有高昌回鹘、甘州回鹘、吐蕃等外援外,还有喀喇汗王朝内受压迫的佛教徒作内应,因此于阗国屡屡在战场上占据主动,甚至喀喇汗王朝都城喀什噶尔也多次被围。

2.关键战役:公元998年,喀什噶尔被于阗国攻破,阿里·阿尔斯兰汗及其姐姐艾丽努尔公主双双战死。这次战役,喀喇汗王朝的处境最为险恶,差点被灭亡。

3.战争转折:喀喇汗王朝在西方的胜利弥补了在东方的失利。也就在这一年,新上位的玉素甫·卡德尔汗消灭了宿敌萨曼王朝。没了后方的掣肘,喀喇汗王朝终于可以动员一切力量专心对付于阗国。

4.战术调整:玉素甫·卡德尔汗从中亚一带招募了大量的穆斯林志愿者。他将其中的一些志愿者安排在最前列充当炮灰,后面是主力,包括步兵和骑兵部队,而他自己则由精锐卫队保护,位于最后方的预备队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5.战场形势逆转:于阗人也不甘示弱,他们的主力部队为步兵,采用唐朝的战术。同时,于阗国的盟军高昌回鹘、甘州回鹘则以骑兵为主。而吐蕃,既有骑兵,也有步兵,作战十分厉害。此外还有沙州归义军,他们的作战方式与于阗国基本一致。战斗刚开始时,于阗联军一度占据优势。但那些被他们击溃的敌人,其实都是些志愿者,既没什么组织性,军事训练也不到位,但却消耗掉于阗军队不少的体力和武器。接下来,于阗军队还要面对敌人更为强大的主力部队。喀喇汗王朝的主力部队同样既有骑兵也有步兵,只是他们的骑兵的盔甲和战马都优于对手,这让他们在战场上逐渐取得优势。喀喇汗王朝的步兵非常善于射箭,他们在前进时,可以用密集的箭雨压制对手。这样,战场形势便开始逆转。

6.于阗联军溃败:于阗一方的骑兵首先开始溃退,没了骑兵的保护,步兵便成为被攻击对象。先前于阗的步兵已经消耗了大量体力,现在面临喀喇汗王朝主力的大举反攻,明显处于下风,最终于阗联军全军溃散。喀什噶尔城再度易手。

7.于阗国的抵抗:夺回都城后,玉素甫·卡德尔汗指挥军队继续追击,不久又攻破于阗军队防线,连续拿下莎车、叶城,直逼于阗城。见此情形,于阗国君率领军队退到昆仑山一带继续与喀喇汗军队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