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继后的抉择

“无辜?你口中那个胆敢谋害靖国公的人竟然是无辜的?难道说靖国公才是该死之人吗?”皇帝的话语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如懿的心窝。

如懿听到皇帝这一番言辞激烈的话语,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身子不由自主地晃动起来,仿佛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最终还是难以支撑,险些一头栽倒在床上。

她瞪大了双眼,满脸悲切地望着眼前那个曾经与自己山盟海誓、恩爱有加的男人——当今圣上。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但她依然努力地想要看清楚皇帝此刻冷漠无情的面容。

"陛下……臣妾深知弟弟所犯罪行严重,天理难容。然而,血浓于水啊!臣妾又怎能狠下心来,眼睁睁地看着他命丧黄泉呢?倘若陛下执意要加以惩处,臣妾甘愿代替他承受所有罪责,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只求陛下能高抬贵手,饶他一条性命吧!" 如懿声泪俱下地哀求着,声音颤抖得几乎不成调。

皇帝却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和愤怒:"你以为仅仅凭借你代为受过便能平息众人之怒火吗?便能抵消掉他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吗?当满朝文武大臣以及皇室宗亲们齐刷刷地跪在乾清宫门外,齐声高呼要求废除你的皇后之位,并对乌拉那拉氏一族严加惩治之时,你究竟在哪里?又是做了些什么呢?

倒是靖国公宇麟拖着那重伤尚未痊愈的身躯,挺身而出,大声呵斥那些聚众闹事之人,才将局面勉强稳住;而皇贵妃馨澜更是不顾与朕之间的些许嫌隙,毅然决然地从圆明园归来,执掌后宫事务,使得原本混乱不堪的后宫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安宁。朕实在想不明白,你这个继后到底还有何用处可言?"

如懿听闻皇帝的话,心如死灰。她知道自己如今已是众矢之的,可她怎么也割舍不下弟弟。沉默良久,她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然。“陛下,臣妾自知无颜再居后位,无论陛下如何处置臣妾,臣妾无怨。但求陛下最后一次看在多年夫妻情分上,放臣妾弟弟一条生路。”皇帝看着如懿,心中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但很快又被冷峻取代。

这时,一直侍奉在侧的容佩扑通跪下,“皇上,娘娘怀着龙嗣本就辛苦,又遭受如此打击,心智难免错乱。还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待娘娘生产之后再做定夺。”

“好啊!既然你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朕就索性成全你这份所谓的‘深情厚谊’吧。”皇帝的声音冷酷至极,宛如寒冬里呼啸而过的凛冽狂风,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万丈深渊之下的冰窖之中传来,带着彻骨的寒意,狠狠地撞击在如懿的心上。

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的决绝与冷漠,让如懿的心再次沉入谷底。他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玩味:“哼,你既已做出了选择,那便要承担其后果。从此以后,你不再是朕心中那个温婉贤淑的皇后,乌拉那拉氏一族也将因你的‘大义灭亲’而遭受世人的非议与唾弃。记住,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与朕无关。”

皇帝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再次割裂了如懿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她望着眼前这个曾经深爱过的男人,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与无情,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刻,宫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如懿身上,她的背影显得既孤独又坚强。而皇帝,则冷冷地转过身去,留下如懿一人在原地,独自承受着这份沉重的抉择与无尽的痛苦。

几天后,如懿终于等来了她弟弟被赦免死罪的消息,但这份赦免却如同冰冷的讽刺,将他贬为庶民,流放至遥远的边疆。那一刻,如懿的心仿佛被千万只蝼蚁啃噬,痛得她几乎窒息。她明白,这是皇帝对她的惩罚,是对她选择亲情而非皇权的无情嘲讽。

她在宫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从昔日的皇后之尊,沦为了众人眼中的笑柄。那些曾经对她阿谀奉承的嫔妃们,如今都避之不及,仿佛她是什么不祥之物。她所居住的宫殿也变得冷冷清清,再无往日的繁华与热闹。

皇帝对她的冷落更是让她心如刀绞。他不再踏足她的寝宫,甚至不愿再见她一面。那些曾经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如今都化作了虚无缥缈的梦,永远地离她而去。

乌拉那拉氏一族也因此事受到了严重的牵连。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势力一落千丈,仿佛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至深渊。族人们看着如懿的眼神中充满了责备与失望,他们不明白,为何她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何要为了一个区区庶民弟弟而放弃整个家族的荣耀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