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此乃天大的喜讯,只是不知赵轩是如何做到的?”一位内阁大学士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好奇地问道。
“不管过程如何,盛阳城的收复,于我朝意义非凡。”宣帝缓缓踱步,神色严肃而庄重,“朕命你们即刻商讨后续事宜,包括安抚百姓、巩固城防、犒赏军队等。盛阳城乃北疆之关键,其收复必将使北疆局势发生重大扭转,我朝定要趁此良机,稳固边疆,扬我国威!”宣帝的眼中闪烁着熠熠光芒,那光芒中是对国家命运的把控,对未来宏图的展望,仿佛已经看到了北疆重归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画面。
众人齐声应诺,那声音整齐而洪亮,回荡在宫殿之中。紧接着,他们迅速分成小组,围绕着宣帝提出的议题展开了热烈的商讨。御书房内,气氛如火般热烈,一场关乎国家命运、围绕盛阳城收复后的重大部署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
没人怀疑这个消息,毕竟这个消息是绣衣卫带来的,对于绣衣卫朝臣们厌恶的同时,却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情报从来没有出过错。
待众官员商议好如何支援盛阳城,并拟好奏疏请宣帝用印时,宣帝对于各种安排都很满意,唯独对赵轩的封赏却是皱皮了眉头
“怎么,收复失地,稳定北疆,如此大功,那赵轩才封四品鹰扬郎将呢?”
听了宣帝的问话,五军都督府都督镇国公牛青山连忙说道“陛下,赵轩虽立大功,但年岁尚幼,若此次便封以高位,若是以后再立大功,恐封无可封,因此只封了个四品。”
听了镇国公的话,宣帝沉默了,是啊,太年轻了,若是早早的赐于高位,以后再立功又该如何呢,只是就封了个四品,也怕寒了功臣的心。
“镇国公所言有理,但我们也不能寒了功臣的心,这样吧,朕加封他为忠勇伯,赏食邑五百户,同时昭告天下,宣扬赵轩的功绩。朕要让天下人知道,为朝廷效命,朝廷自有重赏。”宣帝大声说道。
听见赵轩封伯,镇国公有心分辩几句,只是看了眼宣帝的态度,他便咽下了要说的话,勋贵们没意见,文官们也没说反对,赵轩的爵位就这样定了下来,随后内阁首辅严海在奏折上加了对赵轩的封赏,随后宣帝用印,自此赵轩的爵位和官职定了下来,而天亮之后,整个大齐会渐渐的知道有个少年英雄赵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