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总管人选
开皇三年(583年)十月初十,燕荣坐上了崔澈为他准备的宽敞囚车。
百姓们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不只是历城居民,临近郡县的民众也都赶了过来,对崔澈与苏威歌功颂德的同时,向囚车里的燕荣投掷石子。
甚至有几名看护囚车的骑卒也受到了池鱼之殃,被石子砸伤。
好不容易挤出了人群,苏威感叹道:
“能为四州百姓除此祸害,也不枉苏某此行。”
说罢,与崔澈相顾大笑。
众人在青州州境渡口登船,张武领三千骑卒回了博陵,等候崔澈就任青州总管的消息。
崔澈与苏威东出时,杨坚都有拨付侍卫,倒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船只在弘农郡靠岸,但此时已经没有了弘农郡的名称。
前不久,由河南道兵部尚书杨尚希挑头,上疏陈述冗员之害,引得朝野热议。
杨坚顺势下诏罢郡,只保留州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前就说过,罢郡不是在砸一两个人的饭碗,此前隋朝足足有580郡。
郡级官员,朝廷自会安排出路,例如上郡官员往下州任职,下郡官员往上县为官,若是没有背景靠山的,便候补空缺。
可数目更多的吏员何去何从,就不是朝廷要费心的了。
明朝就有一个皇帝,为了缩减开支,裁撤驿站,逼得一个姓李的驿卒走上武装维权的道路。
但新兴的隋朝与走向灭亡边缘的明朝到底是不同的。
明朝时叛乱四起,失业的人们能够轻易投身造反这个前途光明的行当。
如今大隋四海升平,国力强盛,没有造反基础。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些个人,不满现状,也就嘴炮功夫,出不了大乱子。
崔澈沿途见了不少被罢职为民的郡级吏员在酒肆里口出怨言,但也当作没有听见,人家被砸了饭碗,难道还不许人抱怨两句。
就连苏威都对此置若罔闻,崔澈又怎会去操这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