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两个侄儿自幼丧父,缺少管教,故而骄侈不法,行为荒纵,为李渊鄙夷,自然没有将二人唤来作陪。
席间,崔澈与李渊只叙亲戚情谊,不谈公事。
李渊领右千牛备身,掌管禁军一部,崔澈又是幽州总管,为封疆大吏,若非两家有亲,自然是该避嫌。
这也是为何崔澈与杨丽华成亲多年,中途也偶尔在大兴居住,却从未与李渊有过接触的原因。
饮至夜半,崔澈这才告辞,李渊将崔澈与杨丽华送到门口,却刚好碰上回府的李博义,李奉慈。
兄弟二人在外花天酒地,喝得醉醺醺的,这让本就厌恶这两个侄儿的李渊更为不喜。
瞧他二人醉酒后放浪形骸的模样,自觉在崔澈面前丢了脸面,李渊厉声责骂二人。
李博义,李奉慈没比李渊小上几岁,但终究是差了辈分,面对叔父责骂,他们敢怒不敢言,只得低着头,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怨恨。
或许是在想,若非父亲早逝,哪轮得到你李四在这作威作福。
这一切都被崔澈看在眼中,他故作不察。
“还不快向公主行礼!”
训斥了侄儿一顿,李渊又喝道。
被骂醒了酒的李博义、李奉慈也赶忙向杨丽华、崔澈行礼,按辈分澈哥儿还是二人的表姑父。
崔澈将二人扶起,与杨丽华安抚了他们几句,这才与李渊拱手道别。
回到家中,崔澈便向杨丽华详细询问起了李渊两个侄儿,杨丽华倒是没有多想,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崔澈将二人的情况记在心中,说不定将来能够派上用场。
翌日,崔澈即往宫城辞行,他终究不是朝官,不能久在京城。
偏殿内,杨坚问道:
“崔卿以为,伐陈之战,谁可为帅?”
崔澈不假思索道:
“灭国大功,不可加于外人,陛下以晋王镇淮南,秦王镇山南,想来必是以二位皇子为帅。”
杨坚摇头道:
“我是问你实际统御三军之人。”
崔澈当然知道答案,但他还是故作深思,沉吟片刻后,回答道:
“非尚书左仆射(高颎)莫属。”